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院校类型: 高职单招
办学类型:工科
联系方式:
学校简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坐落于“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常州科教城。学校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教职工近700人。
学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机械职业学校,六改校名,四迁校址。2002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现名,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学校秉承“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大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员组成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跨界互动、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学校于2014年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培养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等全国性职教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办学吸引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校根植产业,服务地方,形成“以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核心、制造业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学校下设9个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模具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3个部(体育部、文化基础部、专业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有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加工技术、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材料成型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与物联网、车辆应用与服务、设计创意七大特色专业群,其中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4个。学校深化“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双线并进、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目前,学校有33个专业信息资源库和59门课程教学子资源库,其中“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已通过验收,另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子项目5个。
学校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三大工程”,构建“学校、学院、团队”三级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学生、教师、专业(课程)”扁平化管理,实现对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负责”。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5%,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人数比例为71.31%。
学校以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己任,自2005年起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工作。作为常州及江苏省智能装备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为区域输送近4000名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根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连续多届高于省内高职院校和全国骨干院校平均水平,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6%以上。学校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0多项,涌现了“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徐辉、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冠军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学生。
学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完成“四技”服务项目近800项,授权发明专利近百件,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年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获“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学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立项,成为2013年度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字化经编装备及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获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国际师资培训机构、互访交流、聘请优秀外教等方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订单培养,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德“双元制”班,开展“中德合作机械制造专业引入胡格教学模式”项目,建立“机电-亚龙国际师资培训中心”,开发国际合作培训项目。
学校建成万兆光纤到楼宇、百兆到桌面,以有线网为主、无线网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架构及“校企互动、双向传送”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和多功能教学资源服务中心。构建了以“任务驱动、绩效管理”为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学校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坚持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依法治校进程,以制订学校章程为契机,推进制度建设,深化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学校先后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还获得了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