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产教融合助推职教京津冀一体化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近日,天津市经信委、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德国驻华大使馆及京津冀三地职校和企业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借鉴德国双元制,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机制,助推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产教对话会”。会上,来自京津冀地区130多家企业和近30所职业院校代表就“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问题达成“天津共识”。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仍是中国深化职业教育探索和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在会上指出。德国大使馆科技参赞kundermann女士说:“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短缺正成为困扰德国与中国企业的首要问题。”
同样,面对人才培养和创新问题。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李朝兴表示,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既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高技能人才。工业在发展、产业在转型、职教要改革。人才培养也要创新,既要面对技术创新,也要面对产品创新;既要面对产业创新,也要面对模式创新,还要面对业态创新。职业教育要多听听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培训模块,使培训单元更系统,更符合当地发展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
据介绍,作为校企合作的模范,中德学院“双元制”教学、产教融合、订单培养、国际化合作的特色已走在职教领域的头排。今年学院已达到万人规模,实现了预定目标,量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内涵发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模式、合作模式有了新的创新,在实现教育部对中德的定位和目标的发展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大步。“应该说,中德学院的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下一轮产业要转型,也希望高职教育要改革、要创新、要转型,同时,也希望中德学院紧跟形式。产教对接、校企联合是永远的课题,因为产业在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机制建立起来、平台搭起来以后要坚持下去。希望通过这次对话会,面对面地听取产业需求、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分享一些先进的经验,为职教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今天校企对话,研究如何借鉴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育人,对于职教发展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李朝兴主任说道。
据了解,“共识”中指出,京津冀三地将加强顶层设计,把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规划,利用政、行、企、教、研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并制定扶植政策,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科技等产业领域,三地行业龙头和大型骨干企业将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共建实训基地的设备投入。此外,职业院校将面向产业和企业需求形成专业和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推行项目向导、行动教学,打造职业特色鲜明的教练型师资队伍。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产教融合助推职教京津冀一体化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