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教育政策与规划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在京首次召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教育政策与规划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共同发起,来自域内五省三个直辖市20多个相关研究机构及有关研究区域教育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关于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要求,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入手,分享了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大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贯彻三中全会关于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将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与强国教育战略紧密结合,研究区域教育政策与规划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交流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方面的新挑战、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形成三大区域教育合作新机制,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当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三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5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0%以上,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全国其他地方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当前,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资源结构配置、教育质量快速提升以及创新人才高质量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三大区域发展基础、发展时间、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迫切需要在国家宏观战略框架下对三大区域教育政策与规划予以引领和支持,并能因地制宜地体现出教育区域规划的适配性、前瞻性与创新性。大家一致表示区域教育发展要从战略高度、系统思维切入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做好动员与落实工作。
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三大区域相关教育政策与规划具有显著的创新态势,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一是以政策规划实现互联互通。京津冀两市一省在国家战略框架下联合出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签署《“十四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协议(2021—2025年)》等政策规划;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等合作协议;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等政策,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陈淑伟等指出区域教育政策与规划调动教育要素跨省市流动,推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研共同体、职业教育集团、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等学校集群发展,实现了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跟岗交流、高校干部教师挂职交流等人才交流互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二是以智库研究推动对话交流。各区域均举办教育智库论坛、工作交流会等对话平台,推动各地专家共商教育互动的方案。例如,北京市教科院、天津市教科院、河北省教科院、北京通州教委、雄安公服局签署《深化共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总体框架协议》,共建区域智库;安徽省联合区域力量开展合作研究,积极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创新性探索建设安徽高等研究院,引领全国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三是以多中心网络搭建治理平台。各区域纷纷探索建立包括各类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在内的区域性综合教育评估监测治理平台,推动区域高质量互动。例如,长三角地区成立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等,有效促进了教育区域创新共同体发展。
研讨会也就三大区域所面临的转型发展挑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会专家认为当前要跨越行政区划壁垒,健全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区域间地方分割保护和行政壁垒影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不健全,存在零碎化、拼盘式现象,制度化、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例如,高等教育学分互认制度仍待建立,信息共享通道亟待畅通,部分区域尚缺乏统一的发展评价指标与监测体系,致使有关政策规划的凝聚力打折扣、执行效果难以验证。在谈及破解之道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研究所所长安雪慧指出,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需以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生产要素的主动适应性为基础,在教育规划与政策中转变地方思维,以区域统筹、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区域利益补偿和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等为协调机制,建立起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理念。专委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红提议,建立以教育、科技、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委员会,形成推动三大城市群教育合作的有效合力。专家学者认为,针对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三大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教育规模、经费投入、人口素质、师资力量、教育治理水平还不够均衡的状况需妥善处理。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学院院长张沁等认为,可组建教育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建立健全协同研究机制,共同探索解决共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副主任李伟涛分享了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经验,为准确识别区域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为推进区域治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一致性与灵活性提供了新型治理工具。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区域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激励市县、学校、市场、社会等主体多方参与的问题,河北教育科学院课程部主任闫春江认为,亟待将教育政策与规划由宏观推进到中观、微观层次,更加注重激发师生参与的热情。大家就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特征明显,不少区域流动人口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得结构性变化进行了趋势研判。专委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从庆指出,需要区域对学龄人口变化特别是流动学龄人口要有科学预判,探索建立区域学位资源不足或过剩的预警机制,建立学位动态调整机制,做好“十五五”期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划调整与政策优化。
与会专家还就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教育资源的供需匹配和优化策略深度实证性研究进行了分享,形成了若干重要发现。一是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和质量提升对于城镇化2.0时代至关重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专委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刘兴华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速度有所放缓,人口流动态势将从过去的“乡城流动”向“城城流动”“城乡互动”转化,城镇化的各种资源要素也将重新组合配置,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从而呈现出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相互并行的新特征。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共有21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有12个;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7个大型城市群,集中我国60%以上人口,人数预计将达到9亿。而这9亿人口中,至少有6亿人口在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最近十年来出现的明显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必然会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反过来说,高等教育水平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的走向。我国独角兽企业369家,超六成集聚在“北上深广杭”。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大部分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京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国内外经验表明,集聚性是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而高等教育资源在数量、质量、类型各方面上的差异以及地域条件,都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布局的创新效应。二是以行政约束力、市场约束力、文化约束力、地理空间约束力等方面为表征的区域约束力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需进一步提升制度开放性。专委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提出对于跨行政区划形成的区域而言,需要从政策制度的角度建立起区域约束力,更多关注政策制度的衔接与对接以及自主与自愿问题。三是当前人才培养专业学科设置与新兴产业需求之间存在错配问题,应通过产教融合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上海师范大学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指出,部分区域先导产业和重点制造业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数量、质量和层次上的差异,人才供需并不平衡,需建立全国性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四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需结合产业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专委会副理事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永红提出研究地区工科研究生培养整体上适应当前产业集群需求,但尚未形成明显的引领局面,建议结合产业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五是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布局之间存在错配问题,应允许以产业资源置换科教资源,开辟创新驱动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指出,部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建议适当允许部分欠发达地区以自身的优质科教资源置换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源,同时促进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产业升级转型。
专家们对三大区域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拔尖人才培养的规划与政策上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作为我国产业最为活跃、高等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十分明显的区域,一是要加强制度开放,促进生产要素、教育要素实现良性循环流动。专委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指出,要建设发挥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区域体制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涂端午,专委会学术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彭安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王嵩迪等指出,需推动国际国内、三大区域内外双开放、双循环,促进人才、科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最终实现各区域共同发展;引进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三个区域合作办学,并且率先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复旦大学复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先哲、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朱奕翾等指出,三大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要树立既着眼于区域本身、更着眼于服务全国需求的理念,妥善解决高等教育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同质性竞争与异质性竞争之间的关系,找到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点。二是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刘兴华指出,三大区域的高等教育要发挥自身优势,不仅要助力推动经济发展起“挑大梁”作用,更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上发挥引领作用。三大区域应探索如何构成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业化和金融市场完整的创新发展生态,形成“三核驱动”格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周明、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吴立平等指出,高等院校应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通过科技展示、技术论坛等促进科研人员与企业交流,推动科研创新产生学校发展动力。三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尖端前沿领域联合攻关,推进区域创新联动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汪开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璐等指出,三大区域应率先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势互补性,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攻关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科技攻关新型组织模式,完善人员互访交流机制、人才共育机制,推动大科学装置、数据资源、创新人才、科研成果等跨区域共享。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康宁指出,本次会议聚集专委会学术研究力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政策导向,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中心,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区域教育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取得的显著成果、优势特色以及当前面临的热点难点,探讨三大区域高质量教育发展战略如何适配服务支撑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讨中国式现代化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优先落地的举措,力求真正落实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助力区域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形成以下三点共识:第一,各地要改变过去只设计规划本区域教育发展的理念,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国家宏观战略框架下根据不同区域要素禀赋、区位条件、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教育政策规划。第二,区域教育政策规划要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发展,研究好区域教育如何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如何为高质量经济体制机制转型与促进新质生产力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贡献,如何让三大区域真正形成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原始创新动力。第三,区域教育政策规划要面向人民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研究好在新型城镇化和人口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规划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愿望。
会议决定,第二届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教育政策与规划专题研讨会将于202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专委会学术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陈婧主持。(陈婧、李璐)
以上就是大学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教育政策与规划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