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整理了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寄语2024本科毕业生:砺以今朝,致以未来!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砺以今朝 致以未来
——在东南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 黄如
2024年6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绿草正含芳,梧桐映礼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同学们人生路上最难忘的成长。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代表左惟书记,向圆满完成学业的3911位本科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以及关心支持你们成长的学校员工、校友们、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光阴流转、纸短情长,六朝松下的日与夜镌刻着同学们春华豆蔻的活力激扬,九龙湖畔的晨与暮记载着你们秋实岁月的蜕变成长。
四年前,你们中不少同学因为疫情,从居家学习直接奔向7月的考场,成为史上最特殊的一届高考考生。入学后,空中课堂、线上学习、远程实习给你们带来了不少新挑战,但我很自豪地看到你们以拼搏点亮了在“东南园”中的每一帧时光,在适应独处和自我磨砺中更加坚毅、成熟;在志愿服务和关爱他人中学会包容、担当;在学习、科研和文体活动中变得更加优秀。
你们参与了2022年120周年校庆,在阔别三年的跨年晚会上绽放耀眼光彩;你们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亲历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你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和在紫金山实验室对东大师生的殷殷嘱托,胸中“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铿锵有力,脚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步伐笃实坚定。
你们中有优秀事迹登上《人民日报》的廖天一同学,他立志解决6G领域“卡脖子”问题,大二时就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加入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G信息仿真软件;有捧得挑战杯特等奖的陈祉璇、王铭悦、郑昊天、池佳宇同学,他们充满创意、跨界交叉,巧用蚕丝材料作为运动组织修复支架,探索出运动损伤治疗的新方法;还有既是“体育达人”又是“志愿服务标兵”,并以优异成绩保研的维吾尔族姑娘古再丽努尔∙库尔班同学等等。
优秀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大家有朝气、有热情,有才华、有胆魄,既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也成为了东大的骄傲。为你们鼓掌,为你们喝彩!
2024年,对国家、对东大、对你们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全新动能。东大正以卓越学术,踔厉建设有使命、有情怀、有格局、有品质的一流大学。何其有幸,强国强校路上,你们正青春、正拼搏,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东大“四有大学”建设的新篇章将与你们人生的璀璨年华相融并促、交相辉映。
你们将以全新角色,启航新的一段人生旅程。奋斗之路定是一路风景一路歌,也注定有崎岖有沟壑。
作为校长,作为老师与长辈,我想从三组词的辩证关系出发,与年轻的你们共同探讨、分享一些思考和感悟, 共同完成你们本科旅程的最后一课。
一、乐“平凡”,创“不凡”
身为东大学子,你们拥有成就不凡的潜质,更当有不凡的人生追求。事实上,平凡与不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你们的工作岗位也许平凡,但平凡岗位中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可能本身就是不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不凡使命,正是孕育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每一项平凡的任务之中。
如果说成就不凡是登顶一座座高峰,那么平凡就是为攀登而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在平凡中坚守、在平凡中砥砺,才能最终创造不凡。
被誉为中国预应力大师的吕志涛院士,五十年如一日耕耘在平凡的科研工作中。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预应力技术两类斜裂缝理论,为了验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他与团队960天风雨无阻驻守在建设一线,亲自搬铁块、开吊车进行加载试验,每天观察细至0.1毫米的变化,最终有效解决了世界上大跨度、超长桥梁的安全问题,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标准体系,为中国成为预应力强国作出了不凡的贡献。
当前,科技变革如大江潮涌,正引发多米诺骨牌般的社会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不平凡的,青年从来不是时代的过客、看客,而是担负使命、扛起责任的先行者、实干者。”希望你们坚定追逐不凡的梦想,把个人的理想汇入时代的不凡浪潮中。更希望你们能够积跬步至千里,相信今日看似的平凡一定能够点亮明日的不凡。
二、“锐”于行,“钝”于心
“锐”如一把锋锐之剑,是面对难题的深钻细思、迎难而上;锐亦代表速度,是锚定目标的势如破竹、一往无前。“钝”则仿佛一张盾牌,那是面对挫折、考验时以坚韧为盾,百折不挠;也是面对喧嚣、迷茫时始终听从内心,抵御纷扰。锐与钝的背后,折射的是人生的境界和追求,因为有心怀家国的大格局,自然不会囿于一隅、纠于小节,而是始终能保持锐意进取、行稳致远。
今年校庆日,86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教授来校演讲,现场座无虚席,我与大家一起聆听了这场连续近三个小时的讲座,深为感动。樊先生潜心大漠考古一甲子,为敦煌石窟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和精力。作为考古专家,她一腔热血、一股钻劲,“板凳不怕十年冷”,用五十载光阴完成了七十余万字的浩繁、恢弘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作为院长,她以锐意创新的“大智慧”,率先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让敦煌壁画可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为莫高窟的保护、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想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她于“钝”中蕴含的人生“大境界”,这是以一生执于一念,择一事沉浸一生的奉献精神。她说“祖国需要,我就去”,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她怀着对敦煌石窟事业的挚爱与执着,奔赴了这场从青春到白发的“文化苦旅”,并一生甘之如饴。
同学们,青春也许不在年龄,但青春是一种状态,如初铸之剑,充满锐气。这锐气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一股钻劲,聚沙成塔;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一股韧劲,不畏挫折;在拥有锐气的同时,也须葆有钝感,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一种境界,坚守纯粹,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繁华;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一种眼界,胸存江海,扛得住失败,受得了委屈。而这些都完美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终己一生去践行、去体会。
三、以“知之”,启“未知”
知之是“1”,代表着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历史;未知是“0”,代表着未发生、未了解、待探索的问题,人类就是在“0”与“1”转换、知与未知的交替中不断积累前行的。知与未知之间,以“问”为桥,只有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成功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以知之启未知,催生新思想、新知识,推动更多原始创新变革。
超材料是一种用以控制电磁波的人工微结构。如何打破传统超材料的功能限制,实现超材料对电磁波动态、实时的调控?崔铁军院士带领团队多年深入钻研,通过学科“破壁”,将电磁波物理和数字信息融为一体,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数字编码来表征、调控超材料的原创思想,首次实现了“电磁数字孪生”,让曾经“神秘、无形”的电磁波在数字世界可见、可调、可控、可用,“信息超材料”这一颠覆性创新在国际上开创引领了研究和应用的全新方向。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大家都知道,从0到1是原始创新,但“0”在哪里?其实提出问题、提出真正的“0”,或者找到真正的“0”的过程更具挑战、也更为关键。这无疑需要很强的创造力,而其背后,需要敏锐的思辨力和持续的学习力,尤其是跨学科的学习力,作为支撑,这也是以知之启未知的实质内涵。我想这也正是你们成为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之关键本领,在当前和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领域全面辐射渗透的态势下更为如此。
人工智能作为今天人类的“最强助手”,虽可以助力解决问题,但尚不能代替人类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可以说,“善思者”才会成为AI时代的“乘风者”。我们要始终保持追求真理的热情、探求未知的好奇心,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勤于思考、敢为人先,在各自的领域提出“真问题”、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创造各美其美的无限精彩。
前两晚,专属于毕业生的“星空秀”再次上演。同学们亲手构建“星空”,每位毕业生的名字化作一颗颗最亮的星,闪耀东大之夜。愿你们与母校共同成长的宝贵时光,以及母校对你们的真挚祝福,永远珍藏在你们青春的记忆里。请你们记得,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园,你们也是母校永远的牵挂。也希望你们永远关心母校、呵护母校。
砺以今朝,致以未来。走出校门,你们就是展翅翱翔的雄鹰,期待你们能够在平凡中孕育不凡,在锐行中保持钝感,以知之为师、向未知而行,铸就不负祖国、不负母校、不负自己的精彩人生答卷!希望到本世纪中叶,强国目标实现之时,你们的贡献镌刻于册;希望在东大“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拼搏路上,你们的名字熠熠生辉!
最后,祝同学们毕业快乐,鹏程万里,一生幸福!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东南大学校长黄如寄语2024本科毕业生:砺以今朝,致以未来!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