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厦门大学刘海峰哪里人 江苏高考10年换5方案 学生难适应家长喊“折腾” - ...,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八股文的千秋功过
历史对
八股文
的正面评价:
1、让科举能够发挥朝廷选任人才的功用。
2、是诸儒在经学义理诠释方面沉淀升华所得的规范准则。
3、引发研究古籍文理的风气。
历史对八股文的负面评价:
1、对学术的影响。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导致学子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
2、对政治磨哗燃的影响。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竭尽一生瞎虚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缺乏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导致一旦为官,没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能委任幕僚及下级官吏决策,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
扩展资料
八股文是明清 科举考试 的一种文体。由就 四书五经 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芦衡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是在中国语言、文字、考试制度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萌芽、产生和发展形成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八股文
江苏高考10年换5方案 学生难适应家长喊“折腾” - ...
“我也很无奈,但对孩子们的这种选择,我也很理解,毕竟,高考成绩是最现实的。”黄群很无奈,蚂散铅却又无法改变现状。
这样的境遇,在过去的十年中,黄老师已经历了多次。在这十年中,江苏高考方案经历了4次变化,用了5个方案,每一次变动,对黄群,对像他一样的老师们,都是一种“考验”。
这样频繁的变动,让他们感觉有些无所适从。而这样的变动频率,在全国也是极其罕见的。
更让黄老师他们觉得揪心的是,今年高考方案遭到这么多的非议,看来明年的高考方案肯定会有新的变化,他们,又要面临新的适应。
江苏高考
10年5方案
1999年高考模式为3+2,这个方案从1994年延续至1999年。分文理科,文科生考政治、历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
1999年
“3+2”模式
该模式也分了文理科,从考查科目来看,比“3+2”考查得要多。文科生要考地理、理科生要考生物。学生的高考科目实际是6门。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理科生则除语、数、外三科外,还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
2000年-2001年
“3+小综合”
这个模式只在江苏实行了一年。考生除了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卷。该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模式要求学生同时学习9门高考科目,负担很重。
2002年
“3+大综合”
此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的两门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科选科,共有15种组合可以选择。
2003年-2007年
“3+1+1”
2008年?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2008年江苏的高考方案中,统考科目只有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总分只有480分(含40分附加分),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于高二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必修科目测试,高三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选修科目测试,必测、选测等级会影响考生的普通类高校报考资格及能否上本科、能否达到具体学校等级要求等。
高考一变
2000年改为3+小综闷好合
三科揉成一团无处下手
2000年之前,黄老师已经评上了高级教师,在学校里,他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从高一到高三一轮一轮地带过几次后,几乎固定在了高三年级,扛起高考冲刺的重担。
当时的高考方案是“3+2”,理科生的“2”指的是物理、化学,一个年级有七八个班的学生学物理、化学,理科生占绝大多数,化学课学生们爱学,老师上起来也非常尽兴。“我在课余还辅导学生竞赛,有时候弄些小实验让他们对化学更有兴趣。”此时的黄老师对工作充满激情。
2000年的时候,江苏高考方案开始了十年来的第一次变化,从3+2变为了3+小综合。
那一年,黄老师担任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对学生们而言,这个冲击并不是太大,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的。可是,作为化学老师的他,却第一次感到无所适从了。
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将在一张试卷上考核,而且还要考综合题。“我就琢磨了,其实各个学科要想打通是很难的,即便有一些知识点可以联系起来。”那段时间,黄老师就和物理、生物老师“泡”在了一起。小综合是全新掘毁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练习题,他们上完课后,就会在一起设计“人造拼凑题”,找出相通的知识点。“可是各个学科毕竟不同,拼在一起实在太勉强了。”每次出题,黄老师都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有时一干就到深夜。可是高考中,三门学科都在一张试卷上,根本没法看出哪位老师教得更为突出,学生考试成绩更好。
黄老师管的是自己的班,自己的学科,而胡扬(化名)却要管一个学校的事儿,当时他是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之一,2000年,高考改成了3+小综合后,胡扬的工作时间不得不延长。“问题开始出现,而且是出在老师身上。”原本不在高考科目中的生物和地理变成了高考科目,当务之急是招生物、地理教师,这些科目高中原来只要会考要求,现在上升到高考要求。多少年不作为高考科目出现,生物、地理老师好不容易才安排到位。
高考二变
2002年3+大综合
考生开战九门学科
小综合到了第二年,老师们好不容易搞出些名堂,摸索出一些经验,学生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个方案。但让黄老师没想到的是,2002年高考方案又变了。
“不瞒你说,当时我听到这个方案,脑袋都蒙了,我一直还是比较骄傲的,我所在的学校很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时周末都不怎么补课,可听到这个方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学生们要吃苦头了。学习的乐趣还有没有?”面对记者,黄老师的表情沉重起来,3+大综合,九门学科都得学,一点都不能含糊。
“最明显的就是,每个孩子桌子上的书都更多了。”黄老师说,一门学科最少一本书加一本辅导书,9门学科18本书,而很多学科都有两三本教材,学生们的课桌突然变得拥挤起来。“书堆得那么高,小孩低头写字,从前面都看不到书后面到底有没有人。”黄老师用手比画了一下,又摇摇头。
可孩子们到底得参加高考,还得适应这个方案。早读课、班会课上,他都得一再强调,“九门学科都很重要,不要有太过分的瘸腿现象,薄弱的学科要多花些时间。”看到孩子们疲惫的眼神,其实每说这番话前,他都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
“真的,那一届的学生太累了。”他说,几次的高考改革中,这个方案是负担最重的,也是他当班主任心中最为心疼的一年。
“九门课老师都要课,都说重要,那就只能加课了。早晨提早上课试过,晚上上晚自习也试过,最后周六补课也上了,而且还不是高三一个年级,高二的学生也参加。”胡扬此时已升任学校教务主任,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学校里。
在实行大综合的过程中,各方议论不断,但让胡扬又一次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只存在了一年,又变了。
高考三变
2003年开始3+1+1
15学科组合让人不知所措
面对众人的反对,大综合的方案竟只实施了一年就被*。江苏新启用的3+1+1方案似乎让孩子们不用那么受罪。可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十五种组合,当时学生们是兴的,因为他们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还只考五门,前面两次高考改革,一次是考六门,一次要考九门,就数这次门数最少,才五门。”黄老师说,当时大家甚至认为,这个方案很像公认负担轻的3+2,但又比3+2好,因为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开学了,学生开始选科,黄老师的麻烦也来了。“老师,我们家孩子想选化学和政治,凭什么不给选?”一位家长找到黄老师,愤愤不平。黄老师只能跟家长耐心地解释:“这是因为选科组合很多,总共有十几种呢,而且选化学和政治选科的只有十个人,根本不能独立开班。”
“那我们不管,我们偏要学这个选科。”家长死活不同意。黄老师可急坏了,开学好几天了,如果不定下来,其他孩子也没法正常上课。
每天下了班,黄老师都会主动打电话给家长和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从大局出发,也是为了孩子自己的发展,能够重新选择选科。十几天之后,家长这才松了口,选定了物化组合。
“可是我后来发现,我给他选错了,如果他选了政治,应该能考出更好的分数。”黄老师有些自责,因为考试成绩出来后,大家才发现,各科的难度不一样,物理很难,选物理的学生得高分难,而选其他科目的学生得高分更容易些。但在录取的时候,又只划一道线,肯定是选择了易考科目的考生更“划算”。
“第一年3+1+1的成绩出来就乱套了,物化组合没什么人愿意选了,物理是最不受欢迎的,化学也好不到哪儿去。学生们开始普遍要选一些奇怪组合,生物、地理这样的组合都出来了。文科的搭理科的,怎么划算怎么搭。”黄老师所在的学校,3+2时有七八个班的学生学物化,在3+1+1方案实行后,变成了四五个班学物化,“我也老是劝学生、劝家长,劝得自己也没底气,不知道以后怎么样。”
“前几次改革,家长、学生反应都不大,因为觉得反正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句话:公平。但这回不一样了,十五个组合让老师和学生同样不知所措。”胡扬所在的学校在3+1+1的模式实施头一年开了四种组合班,政治、历史组合,历史、地理组合,物理、化学组合,化学、生物组合。这一年还相对平稳,学生们按照文理科来选择了。“第二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看到考物理的学生得分不高,而文理科又都是一条线,家长坐不住了,到学校来找,要求让小孩选两门容易考的科目。”
“高考方案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为什么你们要剥夺学生兴趣的选择?”一位家长甚至写了投诉信到学校。
“家长可不管你学校有多少教师、有多少教室,他们就是要你满足他们的要求。”胡扬说,“没办法,有个别学生选得很怪,我只能让他们跑班上课,其实学生自己也觉得不踏实,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班。”
高考四变
2008年新方案
特复杂让人不省心
“很多人在08方案出来时就挺乐观的,可我不这么看。”经历了前几次高考方案的变动,黄群说,最后08方案的实行,的问题是出在考试方式、计分方式上。
08方案此前经过了社会公示,这还是头一遭,不少人感觉,这次很民主,而且在征求意见后,还对考试分数和学业水平测试选修测试时间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调整。但正式公布时,有部分声音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复杂,复杂就意味着难操作,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比预想的要困难得多。
“我们在小高考之后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学校比较好,学生素质算全面,所以小高考考的必测科目四A的学生特别多。”黄老师当时也比较兴奋,因为再在选测中拿两个A,总分就能加十分,而这次高考总分480分,加十分可是不得了的利好。还没高兴多久,在一次摸底中,学生们的选测能拿到两个A的不多,如果两个A拿不到,4A也是白拿了。这时候大家开始觉得事情有点不妙。
高考成绩公布后,黄老师痛心疾首,学校有几十位学生栽在了化学上,他们的语数外成绩不差,两门选修科目中一门考得也不错,一般都在B以上,可偏偏化学只考了C。更别提不少4A考生了,因为没拿到选修两个A,他们的4A真的白考了。
胡扬坐在办公室,陷入了沉思,他才40多岁,头上的白发已经非常明显,“学校里学理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改科的人越来越多,课怎么排?虽然高考的统考科目是语数外,现在最让师生头疼的却是学业水平测试。”
看到这种现状,不少新高三学生因此纷纷把化学学科改成生物或地理。暑假里,学校安排了从化学改到生物、地理学科的四五十人参加新课补习,虽然黄老师的化学课讲得很精彩,是学生们在网上评选的尊敬的老师之一。可这位受欢迎的老师学生越教越少,由于改科的学生太多,最后只能跑班上课。
“没办法,物理是选理科学生的必选,理科院校招生比例大,所以学生不会把物理改掉,把化学改成文科的地理是改科学生中选择最多的。虽然从长远来看物理配地理的组合对发展不利,但人都有趋利性,要应对现实问题,只能先考虑等级达标了。”对学生的改科,黄老师只能表示理解。
课被砍了一半,每周他都只有六节课可上,班上的学生纷纷跑了。黄老师想,什么时候方案才能再改?但听说方案可能又要改了,他也并不开心,因为对学生和老师来说,也许又是另一次折腾。
“小白鼠”考生
要做全能战神
十年间,江苏的高考方案换得像走马灯似的。
一会儿学五门,一会儿又要学九门,学生们被这样的变化绕晕了头脑。每次新方案出来,当年的考生就成为试验新方案的“小白鼠”。不过,按照几次方案越变越复杂、要求异常全面的走势,这一批批“小白鼠”必须成为“全能战神”才成……
九门科目都要考
谁都要做全能战神
“高考要考九门,成天做题,人都傻了。”小沈是2002年的江苏高考考生,虽说她的成绩还不错,可想起当年的高考,她就觉得胸口发闷:“我很不幸,正好摊上了最苦、最累、最莫名其妙的3+大综合。”
2000年、2001年,江苏高考都是3+小综合,这个方案基本上得到了学校和考生们的肯定。小沈是2002年参加高考,按往常的习惯,学校在高一下学期就该文理分科了,可这一届学生却迟迟没有分文理科。老师们都说,方案没确定,没法分班。升高三的暑假,他们才知道高考要考3+大综合。
上课时,每一位学科老师都会在课上说,“别看我这科在大综合试卷里可能只有50分,可万一学不好,可能你就从本科落到专科。”
抱怨归抱怨,可是这个方案已经是既定事实,小沈只有埋着头苦学,背书做题。因为物理基础太差,除了平时的课堂学习外,爸爸还特地给她找了位物理老师给她补课。
终于熬到了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小沈却欲哭无泪。让她花费了很多精力的大综合考得却不理想,只考了200分出头,而语数外也因为没有复习太多,成绩也不出彩。最终,小沈还是考进了南京的一所高校,可她说,如果让她考自己擅长的文科,或许她能考得更好。
哪门好得分学哪门
我换换换换
喜欢地理和历史,可是学校却没有这个组合,小刘只能忍痛割爱,把地理学科改成了政治。现在说来,他还有些遗憾,如果当初选了地理,他至少还能多考十几二十分。
3+大综合只坚持了一年,就在2003年被取消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小刘还着实开心了半天,课业的负担毕竟减轻了。高二了,学校开动员大会,让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挑选两门。小刘决定得很快,“就地理和历史吧,两门都是我的强项。”
意向表交上去后,学校却说,这个组合不好开,选择历史和地理的学生全校只有十几个。老师也找小刘的爸爸谈了半天,劝说他们换掉地理。虽然有些遗憾,但小刘还是服从了学校,改选了政治和历史。
“这个方案对偏文的学生还好,但对偏理科的中等考生十分不利。”在几次模拟考试中,学校将各种组合的考生成绩进行排名,结果发现,选考物理化学的尖子生和选择文科的中等生成绩相当。小刘说,历史科目考个120分,其实还蛮轻松,但物理、化学要考到这么高的分数难度可就大了。到了高二下学期,很多理科生就临时换选科到文科组合班了。
调查
变变变:只因想让高考包打一切
“江苏高考方案屡次变脸,不能否认,每次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是弊大于利。”南京一位高校学生处负责人分析,教育主管部门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改革,引导学生、中学更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让学生们尽量做到全面发展。
不过,他也指出,这样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失之简单。不管考试的方式、录取模式如何改变,想用高考这根指挥棒来引导学生提高素质教育,有点勉强。而素质教育的推行,也绝对不是小小的高考所能涵盖的。方案设计时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一厢情愿地用高考来解决素质教育的问题,最终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本来3+2一直很平稳,改成小综合是有院士专家提了意见,认为不重视生物、不重视地理,这也开启了频繁变化的序幕。”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说。
2000年,江苏高考方案变成了3+小综合,据说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有院士提出,生物是未来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而在3+2模式中,生物不能参与其中,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同样,也有地理学科的专家提出,地理也非常重要,现在都地球村了,不能把地理排除在高考之外。基于这样的原因,江苏高考变成了3+小综合,这个方案也并非江苏独创,而是在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基于类似的原因,在小综合实施了两年后,大综合隆重登场,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全部进入了高考,学生不再分文理科,门门要学、门门要考。
为什么只存在了一年的大综合就退场了?有关人士透露,由于考九门学生负担实在太重,不管是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觉得负担重,高校在选材时也无法判断,只能看总分,不利于分专业培养。而专家、学者们反对的声音也非常大,所以一年后这个方案被废止。
在大综合之后,3+1+1方案的登场曾让人们一度充分肯定。这个方案的制定出发点是希望考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而且只考五门,一度让人有又回到了很受追捧,普遍认为最公平的3+2方案的错觉。但3+1+1和3+2虽然在算术上加起来都等于5,却有很大的不同。3+1+1出现了15种可选组合,但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开齐所有组合,学生并没有真正自由地选科,加上各科的难度难把握,出现了一些投机选科现象,违背了方案制定者的初衷。但江苏此次一直坚持下去,直到配合新课改出台了2008高考新方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高校的专家曾经参与了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调研工作。“2005年,我接到通知,成为08新方案的调研人员之一。”专家说,当时,江苏省共派出5组人员对2008年高考方案进行调研,其中江苏省教科院一组、部属院校一组、省属高校一组、南京及苏南一组、苏北地区一组。
各个小组分别进行基层调研后,总共拿出了六套备用的初步方案。“后来,方案就上交了,接下来就没有再组织大家讨论。”再后来,教育主管部门就拿出了一套修改的高考方案,进行了公示,修改,直到成为现在使用的这套方案。
据他透露,此前江苏的3+小综合、3+大综合这两个方案,是在没有组织高校或是众多基层教学单位进行研讨就直接出台的。而3+1+1则是借鉴广东省使用过的高考方案,似乎也没有在大范围内听取各方的建议。
2006年9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2008年高考方案公示内容亮相了。
2006年10月,在经过广泛调研后,公示方案进行了四项调整:语数外考试分值调整、将三次“高考”减成两次、适当细化了选修科目等级、提高了填报志愿的资格。
2007年3月,2008年高考新方案获教育部批准。
2008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宣布,2008年江苏高招的录取批次、选测等级、政策性照顾分和高校招生自主权将再次进行了四项调整:专一专二批次合并招生;本三批次选测科目最低等级要求从2B调整为1B1C;一些政策性照顾分的分值减半执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高分低等级或低分高等级的考生可由高校自主录取。
目前,江苏2008高考方案的完善正在酝酿之中。
专家
刘海峰:高考方案不宜频繁改动
专家档案
刘海峰
现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教育部首批文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
如何看待江苏高考方案的多变?一定要频繁改革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在不断创新吗?近日,记者就此话题与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刘海峰教授展开对话。
记者:江苏高考十年间变了四次,全国也有不少省份同样是自主命题的,是否也像江苏一样会变换方案?
刘海峰:变动方案是肯定的,各个省份都在探索。但据我了解,近年来,江苏应该是变动较多的省份,目前还没发现其他省份变动更多。
记者:您如何评价这样的变化?
刘海峰:应该说,江苏高考有很强的改革精神吧。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高考方案也可以改革,并不是说一定要稳定三年或以上。
记者:一个省份要进行高考改革,您觉得怎样才是恰如其分的?
刘海峰:高考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看法多执其一端。高考改革如果不通盘考虑,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如果改动太多、太快,会给中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影响,吃亏的主要是家长和学生。因此高考研究者和决策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
记者:可是,为什么高考改了多次,仍然不能做到让各方都满意?
刘海峰:参与其中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改革者较多从教育的原理和理想出发,而作为考生、家长,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从自身考虑,来看待公平问题。如果自己平时成绩比较好,但考大学时因为高考模式问题没有达到理想,那很有可能会给考生一个不公平的印象。对考生而言,最关注的还是公平性问题。所以要让各方满意,一定要兼顾公平、效率。
记者:表述比较复杂的一些高考新方案似乎都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以前较为单一的方案几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原因在哪里?
刘海峰: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考凸显了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高考的原则,原来的高考方案都是较多统一性,后来改向多样性,这和简便易行造成矛盾。主要是报考的科目虽然灵活,但是纷繁复杂。甚至有些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闹不清如何对应。所以说,灵活多样不能一下子走得太快,这对矛盾要兼顾要从全局观考虑。现在科目越来越多样,但是要讲清楚不容易,总会出现一些与期望值差别很大的问题。
记者:既然多样复杂的高考听到的反对声较多,是否走回较统一的简单方法可行?
刘海峰:这样的例子也曾出现过。上世纪90年代,海南、湖南、云南等省的高考分了四个科目组,造成了较大的问题,湖南就退回了原来的3+小综合方案。
但目前全国多个省区进行新课改,因为新课改本身就复杂多样,强调选修、个性,分模块。高考既然是看考试成绩,调公平、高效和具有可比性,尺度要比较单一些。而课改本身是越多科目考试越好,但是高考是选拔性的不能太多科目。改革目标还是灵活多样,但是要考虑可行性,将消极影响减到最少。
方案多变
外地高校少录取
“每次一改,我们就跟着闹腾半天。”外省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直言不讳。江苏高考方案十年四变,而兄弟省份中像江苏这样频繁变脸的却很少见。学校在全国各地招生,方案变动都没有江苏多。比方说,浙江的小综合坚持了很多年了,学校在当地的招生宣传就很方便,网上录取软件也不需要变动。但是江苏小综合没两年就换了,一会儿大综合,过一阵子又换成了3+1+1。高校也是尝尽了苦头,大综合不分文理,学校专业录取时简直是一团浆糊,在一些高校,偏理的考生最后服从进了文科,学生没兴趣学,老师教得也痛苦。刚刚准备对策时,3+1+1又来了,十几种组合的考生却用一条分数线,上海一些在江苏压根录取不到理科尖子生,后来只好把投放在江苏的理科计划全部取消了。
“高考方案只要一变,学校就要不停地调研。”另一位高校学生处处长向记者抱怨,学校在招生宣传时,总要告诉家长和考生一条大致的报考参照线。可是高考方案一变,以往的数据就完全无效,学校就没法预估分数线了,只能重新到中学搜集高考成绩情况,比方说全校前100名考了多少分,高分段考生有多少人。这些工作量都是非常大的,往往要出动上百名老师到中学摸底。
08年的新方案就更别提了,因为每所高校都要对考生提出不同的选测科目等级,可是学校却迟迟难下决定。万一等级的要求提得过高,学校录取很有可能出现断档,甚至线上生源不足,可万一提低了,学校面子也挂不住。后来,学校只能到各个市县进行模拟考试的数据搜集,看看学生的语数外成绩和选科等级是否匹配,这也耗费了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数据
七成家长
直喊“折腾人”
短短十年内,江苏四易高考方案。从南京一家调查机构的最新调查数据来看,老师、家长对这种变动频率并不看好。
“江苏省高考方案变动,您觉得是探索?改革?还是折腾?”对这个问题,受调查的960位教师中,有455人表示“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约占47.40%;有444名教师表示“这是折腾学生、家长和老师”,约占46.25%;只有61名教师觉得这是“改革和成功”。
而家长们反对的声音更大,266名家长中竟然有204名认为“这是折腾学生、家长和老师”,占76.7%,其余62位家长都表示这是“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没有一位家长认为“改革很成功”。南京家长孙先生直言,每年高考都事关几十万考生,其实就是几十万家庭,这样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一定要有全局观,保持稳定。过多的改革会让学生招架不住。(记者 黄艳 谢静娴)
相逢是首歌优秀散文
这是一首回忆的歌,歌中有你也有我!这是一首相逢的歌,让我们把过去重新追忆!这是一首展望的歌,明天同学们依然会再次相聚!
——题记
一、行前准备
六月二十三日,突然收到师范同学孙艳芬的电话,邀请老同学我和老公参加她女儿的婚礼!是因为同学的缘故吗?听到喜讯那一刻就亢奋起来,想象着这一场毕业后二十五年的重逢,不觉唏嘘慨叹时间如流水,无法预测再次遇见同学们会不会相见不相识!为此宁城的五位同学还开了电话会议,决定由贾占学开车去,考虑到他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由老公做替补司机,万事具备只待出行!
二、乌丹会和
其实自从接到消息后,同学们就在微信群里没少联系,尤其是和艳芬在一个县的栾振铎同学,还有离着最近的刘海峰大哥,承担了大量的通联接应任务,具体到什么时间做什么都具体翔实,叫人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过去!因为宁城是赤峰最南面的旗县,距离林西有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们先走,并约定林西南面的同学们在中点乌丹汇合!
天公作美,天气温度适宜。一边驱驰同学们一直聊天,回忆着师范时的趣事,笑声不断。宁城人就是朴实好客,除远在外省工作的于洪国联系不上,张殿明去世,无它的全部到齐。老贾开了句玩笑话:“没准,张殿明比咱们都先到了,他活着的时候可是很喜欢热闹的。”大家一笑而过!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乌丹服务区汇合了,同学们都下车问候!好在,多数人即使这么多年没见过,依然很容易就能认出歼御。正寒暄着,一个中年男子向我走来并问道:“徐同学,你能认出我吗?”我上下打量,认真回想,仍摇头。最后他只好自报家名:“郭世民!”我哑然,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值日三年,按理说应该很熟识的!慨叹还是慨叹,时间改变了一切!重新启程,我被邀请到学委许同学的车上,上车的还有另一个同学,说话柔柔的,竟然一时也想不起名字来,只好慢慢根据谈话判断!
司机团支书邹同学问道:“说来有趣,你现在还那么说豆包那个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的回忆复苏。因为地方话严重,刘海丽当时可没少闹出笑话。那此人就是她了,但仍不敢确定,因为当时有这种情况的不止她一人!但是,很快她说出了艳芬冒充公安人员打趣她的事,我就断定她就是刘海丽了,于是大家又是一顿大笑,浮想联翩。
三、首次相逢
经过了五个小时的颠簸,大家终于陆续在林西小城相聚了。孙艳芬东道主最先出现在了同学们面前,她原来打扮得特像男孩,办事也雷厉风行,大家都叫她老弟。她与大家逐一握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男同学大都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谈笑,女同学围成一圈寒暄!仿佛又回到了1988年的秋天!只是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有十几位同学未到,但学委告诉大家可能明天会来,大家才不再遗憾!安排好住宿后准备用午宴。
四、接风午宴
午宴安排盛大!大家边吃边谈,气氛十分融洽。席间孙艳芬夫妇到席致谢并欢迎!大家更是兴奋不已。这是第一次见到孙艳芬的老公,听说他们的结合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果然不同一般!接下来就是栾振铎尽地主之谊,刘海峰致欢迎之意。各个班干部轮番发言表示思念和相聚之喜,其间孔令强同学匆匆赶到,大家又多了一份快乐!不知不觉间,时间已到了正午,为了不耽误下午的行程,答没大家只好回去整装待发!
五、黄岗梁一游
一路行驶,本身就是欣赏风景!不断有大片的向日葵映入眼帘,油画一般灿烂。我尤其喜欢路旁的野花,以蓝色为主,摇曳多姿。偶尔还会出现大片的油菜花,叫我如同见了奇迹一般!直到两个小时后车队驶进了一片山林,到了目的地。
驱车登上了第一台阶景区,才发现景致的深清改纳度和广度!通往景区要位的都是木头台阶,木头小桥。走上去有一种置身南方水乡的感觉。尤其是站在小桥上极目远眺,苍茫的美景尽收眼底,有着说不出的心旷神怡!这里才是真正的青山青,整个森林全由桦树林构成。群山纵横连绵,苍翠辽远。最远处的山与天相接,只剩下一条朦胧的弧线,还有隐隐的雾缭绕,自是空旷无边。沿着视线一直往近处看,绿色越发清晰,似一条滚滚不息的河流奔腾而来,一直流进你的内心。越近,颜色越浓郁,可以看到桦树笔直的身材和青翠的树冠。更有趣的是,桦树林间绿草萋萋,紫花点缀其间,随风起舞。在微风下,桦树静默不动,但你却可以听见呜呜的风声,觉得像是进入了原始大森林。尤其是走在林间的木桥上,凉风习习拂面而来,更是神清气爽。
被景致所吸引大家开始轮番照相。首先是男同学那些中年汉子,背靠青山,艳阳高照,个个精神抖擞,虽然岁月给他们留下了少许的沧桑,却又显得更加成熟。他们中发展最好的已是市旅游局的'局长,红山区秘书长,元宝山区中学校长,林西县派出所所长,各区县小学校长,基本上已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可以说二十五年他们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热血,他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真正尽到了父亲的责任,你随意问到一个,孩子都在读重点大学,从厦门大学、北航、北师大、大连理工、东北大学、内蒙古大学……叫人听起来就羡慕不已!此刻,他们说笑着,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交织,这是一群真正的男子汉,他们工作在哪里他们工作在哪里就是哪里的中流砥柱。只要有他们的地方就充满了青春和智慧。我不禁想起一个小插曲,孔令强同学在来的时候因为匆忙,手机不慎从裤兜滑出!等到发现时再打电话发现手机已关机!他以为手机一定丢了,只可惜手机里的三百多个联系人无法找回。可是五个小时后,两个警察竟然帮他找回了手机,令所有同学们都无比惊讶!大家都纷纷夸赞在林西派出所做所长的栾振铎治所有方!想到这,越发觉得这群中年男人魅力无限。
沿着木桥拾级而上,站得高了,景致又有了不断的变化。我和学委绍丽不愿走木桥,于是穿行在草甸里。我没去过真正的草原,但绍丽告诉我,这里要比真正的草原精美得多。首先草要高处一倍,也比那里的草蓬勃。最美的就是中间点缀的紫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花朵,比草原的颜色更加丰富。走在草甸里,你会觉得那些描写草原的诗歌太狭隘,你会觉得原来你对草原的想象太单调,你会觉得原来你笔下的草原太死板,这里是一片富有动感的花海。俯下身子,逆着阳光向西面望去,花和野草和人都镀上了金色,熠熠生辉。素美的草甸,加上女同学们的长裙飘飘,那该是一幅怎样炫酷的画面。在这样的景致里或站或卧或停或跑甚或干脆飞起来,照出的照片都是一流的!渐渐地不断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摄影师海峰大哥斟酌着光和影,我们把年轻而稳健的身影留在了这片绿野之间。
不知不觉间进入了第二台阶,也是黄岗梁的最好处。如果说第一台阶的景物开阔的话,这里的景色足够辽远。远处的山层次更加丰富起来,像是一层又一层的波浪横着绵延到了天边。而且山体的颜色搭配也更妥帖,不是单调的一种,或浓或淡十分得体,就算是妙手丹青也调不出这么养眼的颜色。你只是觉得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绿,超越空间一直顺着你的眼流尽你的心。山上生长的都是桦树,却被巨大的树冠所掩盖,看不到一点白桦树干的影子。此刻,距离我们最近的依然是一片更为辽阔的草甸,纵横东西。站在草甸里,高处的草齐腰,低处的草没过脚来。那些星星一样的野花在草丛里摇曳多姿,闪烁不已,眼睛一般,激活了这一片草甸。我尤其喜欢那种浓郁的紫色,有着梦幻一样的浪漫和群星一样的神秘。同学们挥舞着纱巾跑着闹着照着相,不知是谁的主意,大家开始在草甸上飞腾,跳得那么高,那么有活力,似乎又回到了青春时代。亦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咱们班这次来的两对情侣照张合影吧,这样的情感令人羡慕。”于是我们家和老邹家的四个人站在了相机前。绍丽随机又加了一句:“老陈同学,其实咱俩最了不起,才把他俩培养得这么优秀!”我和老邹赶紧点头称是。老邹是名副其实的优秀,至于我嘛,离优秀还远着呢!不过要说感情,应该是很稳固很甜蜜的了。所以同学们觉得羡慕时属正常。这也叫我在内心里惋惜。因为班级里有几位不知什么原因家庭重组了,有的甚至现在家庭也不幸福。情感是很复杂的事情,去日苦多,但是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顺风顺水甜甜蜜蜜呢!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纯真深厚的感情。正想着“金花”们已经在造型准备拍照了,站的蹲的坐的,直视的,侧身的,也不知谁在照,好不热闹。八八普三的女生们最朴实,现在依然是。当时在师范里几乎没什么名气。但是成绩都不错,基本功扎实,虽然在领导岗位不多,但都是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而且她们也一直以我为骄傲,去年我被评为市级百佳读书教师,今年又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我想在大家的鼓舞下我会越写越好的,况且这次我还要露一手呢!
就这样,这里笑着,那里闹着,偶尔大家也说着在学校里的轶事,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尤其是那些对本班学生心仪而没有实现愿望的同学,此刻说出来一半是惋惜一半是调侃。也许这就是有缘无份吧。一阵更大的笑声传来,原来是彩虹说要拿着一把野花来个“闻”的照相。老邹反应快,赶紧说:“一会儿你再来个武的。”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大家总是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却总也说不完!
六、答谢晚宴
答谢晚宴,也是同学二十五年重逢庆祝晚宴!这得感谢孙栾二位同学,搞得如此奢华而且充实,温馨而且浪漫,令人感动而且值得回味!
许是玩得有点疲惫,登上晚宴的四楼有点精疲力竭,但是一跨入晚宴现场,眼前就是一亮,精心的设计立刻把我征服。
一进门的墙上贴着“签名留念”的条幅。主体色调是绿白色,四周嵌着在师范时的同学留影,我在上面找到了年轻的自己,甚是怀念。酒店里放着迎宾曲,前方挂着横幅“赤峰师范联谊会”,红布白字很是醒目。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同学们在师范的合影,大家一下子又被激活了情绪!于是大家开始忙着签名照相,期待着晚宴的早些开始。
七点晚宴正式开始。由栾同学主持,世事造人,二十几年没想到他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起话来富有逻辑性而且充满激情。对于本次的重逢安排得无比周详。从讲话里洋溢着浓浓的同学情谊,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惊人的壮举就是成立了“学委会”负责以后的相关联络事宜,同学来自市里的各个旗县,相聚一次不易,所以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十分必要。接下来是栾同学宣布了组成人员和联络员。大家都鼓掌称快。会长许同学发言了,她也是原来的学委,做这项工作最适合了。我只顾着赞叹,觉得她讲得每一句话都贴心贴肺,尤其是那一句“过去我们已经错过很多,以后我们不想再错过”!说得大家几乎眼泪都来了。雷鸣般的掌声是少不了的。
班长的讲话则高端大气上档次,他一会儿回首过去,一会儿立足当下,一会儿展望未来,与职业有关吧,高屋建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产生了哪...
你问的问题很严格,应该说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我感觉这些问题不单纯是问题是一种课题研究的方向!
如下为我查找的资料!请查看!给予好评!
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教育国际化还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我们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是:
从内涵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把大学的teaching(讲授),learning(学习),research(研究),service(服务)和management(管理)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性定义,模哗正这个定义是从管理的角度给出的。
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达到的国际化的程度和目标是不同的。因此,还应该明确提出大学旦悔国际化的操作性定义,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一个大学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和目标实现程度。
从外延上说,“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teaching,learning, research,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这个定义可以测度一个大学在不同时期国际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开放性”具体是指一个大学在teaching, learning, research, service, magagement五个方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及结果。首先,一个大学是否已经制定相关的政策,允许大学在上述几个方面真正的对外开放?其次,如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还要看具体的结果。比如,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的人数和比例,每年吸收外国教师和学生来本校的人数和比例。开放性是一个大学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交流性”是指在开放性的基础上,一个大学与国外的大学在五个方面进行对等的交流,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交流性是测量一个大学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一个大学如果能够实现“交流性”,表明该校的授课语言、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和教材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开放性”。“通用性”是指一国的大学能为其他国家的大学所承认和接受,包括学科和专业的设置要互通,课程计划、教学标准及学历掌分要互认,大学的服务和管理标准也要相互承认。通用性是大学国际化发展的一个较高阶段,因为一个大学只有在五个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得到国外著名大学的承认。
发展中国家大学国际化的途径和目标与发达国家大学国际化的途径和目标是不同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已经实现了国际化,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还没有实现国际化。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来说,更多需要做的是,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芦碰性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开放与交流,尽快在五个方面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通用性标准。其测量的主要依据就是能否通过国际大学认证机构的评估认证以及在全世界
的排名。
(《光明日报》2003年6月3日王庆石、赵彦志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惯例接轨"是当今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文所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等教育也日益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如何一方面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又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即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上化或民族化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历史上东西方本是基本互为隔绝的不同文明体系。作为东方文明体系的中坚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古代高等教育制度曾强有力地影响过周边国家。文化教育落后的国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模仿别国的榜样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现象,人类文明的传播总是从先进国家传人落后国家。从公元7世纪至17世纪1千多年间,中国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曾广泛地影响过朝鲜(韩国)、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家,东亚国家文化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便是中国化,以至形成了古代汉字文化圈或东亚科举文化圈。17世纪以后,西方强势文化日渐东来,在文明落差颇大的情况下,西学东渐成为一种合理的历史流动。中国自从清朝末年在被动打开国门之后,接纳、抗阻与移植的矛盾演变。作为现代化"后发外生型"的国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从外国引进的。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2年的《钦定大学堂章程》、《饮定高等学堂章程》是模仿日本高等教育学制的产物。曾经深受中国文化教育影响的日本,于19世纪比中国先行一步了西方近代文明,因此反过来又向相对落后的中国传播西方高等教育制度。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到中国,逐步取代了中国固有的东方型高等教育体系。改书院、废科举、兴学堂,将中国原有的高教体系基本转型为现代高教制度,这是一个痛苦的、曾经引起剧烈动荡的变革。
1922年,中国教育再次转型,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标志着中国教育从模仿日本转变为效法美国。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意在培养和鼓励学生的个性自由和竞争意识。然而,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尽管中国社会采用了美国式的学制,但却难以吸收这一学制同时带来的教育精神。结果,1931年颁布的《学分制划一办法》规定高等学校一律实行学年制兼学分制。另外,1927年曾力图模仿法国的制度,在中国推广大学区制,因不适应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国情,大学区制试验不到两年便不得不取消。
借鉴外国高等教育经验应当考虑中国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如果一味的模仿某国教育,甚至提倡"某国化",把本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都给"化"掉了,则不足取,也不可能长期行得通。50年代初,中国大陆掀起学习苏联的浪潮,认为苏联高等教育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十分先进,于是全面地、大规模地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改革。此次调整改革使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大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区域布局相对均衡,但迫使理工分家,此后只有苏联模式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没有各国通常有的多学科的综合大学,而且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发展。当年中国大陆不得不又进行专业改革,合并一些过专过窄的专业,大学也出现合并和联合办学的改革,可以说这是再次与国际接轨的一次重大调整。
回顾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仿日、学美、效法、学苏几个阶段的变迁,有的阶段几乎还是全盘仿行某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化",往往是以某一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为蓝本而加以模仿,其中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
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
受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以往中国高等教育虽曾多次以某国为榜样实行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与国际接轨",但还是保留了不少中国特有的制度,如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大学生住校制度、教职工校内居住方式以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的助学金制度。50年代末期以后,经过多年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其中有些是与中国国情适应的独具特色的高教制度,也有些是与国际惯例相差甚远的做法,如中央政府部门办学体制,既是学习苏联的产物,更与隋唐至清末的部门办学传统一脉相承。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实际上是摆脱以往陈旧的苏联模式,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如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生师比例、裁减行政机构和人员以提高办学效率、后勤服务社会化等管理方面的改革,合并过窄过细的专业、增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专业等学科专业方面的改革。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在通用性、交流性、开放性等方面还很不够,还需大力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坚持留学生的派遣和扩大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使高等教育规章制度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后发外生"的国家,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不过,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注重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建立一种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的具有特定面貌的高等教育系统。因为国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各有特色,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与欧洲许多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也有不少差异,因此,借鉴外国时一定要结合本国国情,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教育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动因。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是制度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也必然要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5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积累。16至19世纪来华的西人就曾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欧洲文字的书籍的数量可与中文书籍相比,现代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认为1750年以前用中文出版的书籍比世界上所有其它文字的书籍总和还多。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地持续下来的文明,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典籍义蕴闳深,一个人只要走进一个较大规模的中文图书馆,就很自然会惊叹中华典籍之丰富。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一种优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古代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虽然近代以来西方文明领导世界发展之潮流,中国也不断输入西洋文化并使高等教育转轨,但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依托的中国高等教育,理应保持一些民族特色。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或形成一种全球一致的文化,相反,文化的多样性还将长期存在并受到鼓励。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自身也必将具备一定的多样性。
今天,世界各国面对具有强大同化能力的强势文化,多采取各种措施顽强地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英语已逐渐取得"世界语"地位、美国文化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极力捍卫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并力图使自己的教育保存一些特色,甚至连英语的发祥地英国都在高等教育方面坚守自己的一些特色,担心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的加拿大在文化教育上也尽力使自己与美国有所区别。日本的高等教育在二战后曾被动地进行美国化,现在则主动地进行国际化,但也考虑到在以美国高等教育为模式或进行改革时,不可忽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天野郁夫教授便认为,单纯地把美国模式移植到日本的大学中去是困难的,因为国情不一样。在国际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世界中强热文化向各国全面渗透,我们既应顺势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又应有高等教育民族化的清醒认识,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完全同化。至于如何使中国高等教育民族化也受到重视,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重人文教育,保持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是最明显地体现文化传统的载体,一个注重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是不会轻易丧失自身的民族特性的。中国文化宝藏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珍视甚至输出的精华,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教授在《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一书末尾提出,希望中国的大学未来不仅仅是为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要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和由百年社会巨变得来的历史教训介绍给全世界。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当中国高等教育不仅拿来了西方有用的东西,而且使之本土化、民族化,并最终再度成为高等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输出国,文化交流真正变成双向时,才算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第二,高教改革不可照搬西方,而应注意保持特色。国际化不能变成"某国化",否则,中国高等教育就可能丧失民族性,"化"成一种没有特色的它国教育的附庸。我们在推进与国际接轨,革除原有高等教育中的积弊时,应防止将原有好的或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性给"化"掉了。比如实行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大学新生是东亚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值得我们加以改革和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本土化、民族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民族特色,排除本土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中国高等教育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2 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流方法。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搞合作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院派出大批教师到国外高校访问、进修、讲学,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水平。请进来,就是请外国专家、教师到中国来讲学,参加学术讨论。我院还与外国的大学合作办学,把外国教材、教师都引进来,取得了比到外国留学还要好的效果。自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对外交流以来,我院外事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聘用外国文教专家和外国专家,加强了与国外的交往和联系,提高了部分师生的外语水平和业务水平,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和学外语气氛。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国际型人才。
2.3 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
留学生教育及其规模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高等学校应该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维护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我国高校应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服务;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到中国未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
3 加强国际合作办学
3.l 建立开放的办学体制
开放式办学,一是向世界开放,使高校成为东西方文化和科技、学术交流的桥梁;二是向国内开放,使学校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使高校成为新技术的源泉,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建立开放的办学体制应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高校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在对外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在逐步提高,但仍以政府为主体。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对外交流的权力,以增强高校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中的竞争力,使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
3.2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高等教育应有选择地引进外资与“外智”,举办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不出国门的“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合作办学还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这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4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4.l 要确立适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要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我国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各级各类学校应制订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的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入情等。
4.2 要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进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国高等学校在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上,比较重视专业性和系统性,这是必要的。但我国高等学校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必须在课程结构上作较大的改革。一是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应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三是应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
4.3 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流失严重,我国应当要尽快培养一支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师资队伍。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教学手段和技术现代化,大学教师是站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最前沿,应当具备国际意识,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和手段以及研究方法。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会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所以要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运用激励手段,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人员流动。对教师的聘用、提升等都引用国际标准,吸引外国知名教授来我国授课。
参考文献
1 叶传项.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J].中国冶金教育,2001(1)
2 辛镜敏.对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1(1)
3 薛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家化[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3)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厦门大学刘海峰哪里人 江苏高考10年换5方案 学生难适应家长喊“折腾” -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