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怎样去激发他内心的动力?
上周末,课外辅导邀请到交大心理学专家刘晔萍副教授,为家长开讲——如何成为好父母。席间,她更用自己与儿子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许多实用、新颖的亲子教育观点,令很多在场的爸爸妈妈都深有感触。
一封“情书”的动力
Vol.01
从初二开始,每半年,我都会模仿那个年龄段孩子的口气给儿子写一封“情书”,上面全部都是女孩子对他的欣赏、羡慕和喜爱的话。到后来开始奏效了——儿子变得特别爱学习,因为“情书”上的语言给到他很强的动力,他感觉到自己是被热爱、关注的和欣赏的。
家长们要相信,这样的支持是超越一切的,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赞美,能激发孩子很多潜能。
一句“我相信你”的力量
Vol.02
儿子初三那年,我把所有的中考资料还有相关的政策打印出来,交给他自己搞定。因为我相信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具备解读材料的能力,事实也证明——两个月后他成为班上的中考专家,不仅仅搞定自己,还指导了很多同学如何填报志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儿子学习了语文,学会了分析和思考,这些不都是中考需要的能力么?
家长们需要知道,有时候我们的放手,带着充分的信任,孩子的成长会令我们惊喜!
一个“死命令“的效果
Vol.03
中考到最后,拼的是体力,而体力的保证是充足的运动和睡眠。我规定儿子每天必须玩到出汗才能回家,保证备考过程中他可以保持最佳状态。爸爸妈妈们可能会觉得这样是不是太轻松了,孩子玩“嗨”了还能好好复习吗?我想说的是,如果一场考试让孩子背负过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当孩子的状态被调到最佳模式,好结果自然会呈现。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日常那些无意识流露的焦虑,会不会让孩子倍感压力?
别忘了,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到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人生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身后都有一直相信并且支持他走下去的爸爸妈妈!
刘教授的教育观点:
在控制中成长的孩子,青春期的逆反是非常厉害的。
孩子不能面对不允许自己出错的家长,他是一个生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地对待。
家长都想孩子改,却从不反思自己作为父母,是否出了问题。
做明白的家长:把责任和权力还给孩子,什么都想帮孩子解决的家长是不懂教育的家长。
对孩子来说,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不爱学习,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树立起一个好榜样,是否创造了读书的好环境,给孩子一个示范,孩子才有一个引领。家长可以逼孩子读出好成绩,但逼不出对学业的兴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