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鲁东大学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鲁东大学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鲁东大学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建立健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统筹组织协调,整合优势资源,全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2020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强化工作规范 提高语言文字教学科研工作水平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估评价等各个环节。组织各专业将其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专门设置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汉字与书写艺术等通识课程。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人才培养规划,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学院教学工作考核指标。
近年来,教师普通话水平全员达标,学生普通话水平均达到毕业要求,毕业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学校获批国家语委汉语辞书中心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被评为“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普通话推广先进集体”,获批汉语言等多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师口语艺术等多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艺术》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一流教材。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省语委、教育部语合中心、省社科规划办等部门项目40余项,设立“声速输入法”教育基金会研究项目20余项,支持经费达到1600余万元。
拓宽传播渠道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开设语言文字类社团10余个,通过组织全校师生参加经典诵读、汉字听写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加强经典诗文教育、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组织以“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为主题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省“百年征程传薪火,红色经典润乡土”主题活动鲁大赛区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举办教职工书画摄影展、1935-1948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纪念展。参加语言“抗疫”,组织“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摄影网络展,推荐“同诵读共战役·同诵一首诗”和《生命的壮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曲波教授主创的全民战“疫”公益歌曲三部曲《爱是桥梁》《口罩后面的美》《致敬》在多家媒体发布。组织传统文化公益推广走进幼儿园、走进留学生、走进社区等推广活动267场,累计覆盖人群超过15000人次。
立足国家战略 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和脱贫攻坚行动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发挥特色优势,组织基地完成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等8县共2077名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电商、管理干部的推普教育培训。受省语委办委托赴新疆喀什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调研,形成实地考察报告。组织成立“声速输入法推广研究室”“声速输入法”基金,开发“声速输入法”助力推普。组织推普扶贫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连续开展了四川凉山“扶贫扶智”、甘肃临夏“推普振兴”、新疆喀什“文化援疆”等累计300余课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系列公益课。组织援助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识字班,为帮助墨脱县留守妇女认读、书写常用汉字,学习普通话。
深化交流合作 提升中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学校资源,积极开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近三年承担“汉语桥”等语言交流类项目17项,“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海外汉籍编目整理等文化传播类项目8项。“汉语桥”等项目累计授课1200课时,覆盖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等10余个国家学生1300余人。组织创建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为主旨的“小学堂”公益类学生社团,围绕“1个品牌,4大方向,N组模块”,形成了“推普扶贫乡村振兴+汉籍回归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公益推广+全球中文交流合作”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服务格局。“汉籍回归文化传承”培养出209名中外志愿者,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联络291家境外藏书机构,完成276份汉籍调研报告,整理剑桥大学等收藏的海外汉籍395125种。承担2021年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重点项目“品读中华经典 书写两岸人生”,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推动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注重宣传引领 打造语言文字工作创新品牌
学校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甘肃临夏州、新疆喀什地区普通话培训活动,得到教育部语用司、甘肃省教育厅充分肯定,被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刊发稿件20余篇,在中国青年网、中国语言文字网等公众号刊发稿件10余篇。2021年9月13日,山东教育卫视专题报道《鲁东大学:推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参与山东省第24届推普周启动仪式直播,通过山东教育电视台做了4场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小学堂”工作、“海外汉籍回家”创新创业项目、推广普通话的“声速输入法”宣讲会等,多措并举打造工作特色,形成了语言文字工作创新的“鲁大模式”。
鲁东大学:加快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鲁东大学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十大工程”,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狠抓立德树人和质量文化建设,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学位点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学校2021年申请增列的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达到41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总数位列全省非博士单位首位。实施交叉学科培育工程,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主战场,深入推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关联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实现了所有二级学院均可以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更完善,服务社会能力更强。积极推进博士单位建设工作,申报了精准培育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水利工程、教育、物理学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对照申请基本条件,找准差距,明确方向。
分类培养,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
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持续推进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让“学术”更学术,“专业”更专业。完成了22个学院78个专业(领域)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增设职业伦理类必修课程,加强劳动教育,设置体育、美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公共选修课程。学术学位研究生以“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职业技能+发展潜力”为核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吸收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参与课程建设,打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鲁大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2021年,学校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获批研究生优质课程5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5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获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3篇、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较上年度增加7项。
注重质量,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不断加强
实施研究生素养提升、学位论文培优、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导师领航能力提升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推进等6项工程,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系统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从健全常态化质量管理、明确不同类型专业标准、做实全过程全方位培育、优化学术生态支持和严格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为新时代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提供了本土范式和实践范例,学校在全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高标准、一体化建设了命题室和保密室,落实“阳光招生”要求,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研招工作机制,顺利完成了2021年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共录取各类研究生1058人,较2020年增加了10%。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省学位办组织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中均未出现问题论文。2021届毕业研究生考博率达到18%。
融合推进,研究生培养教育更具特色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秉承和弘扬“严谨、精益、卓越”的质量文化,实施研究生质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将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一核五维,协同育人”研究生思政工作模式深度融合,举办“庆建党百年华诞,展学术创新风采”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展示月,开展各类党史专题学术研讨、讲座论坛、党史研究论文征集,举办“重温红色之路,传承四史之光”研究生讲思政课比赛、党史知识竞赛,提升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理论深度,凸显学术性、理论味。组织成立了19支研究生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团,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进历史地标、走近革命英雄,将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并拍摄制作了系列宣讲纪录片,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提高宣讲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学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形成的成果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研究生》等期刊发表。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鲁东大学扎实推进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