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政策好,学校越建越好,娃娃们在学校吃得好、学得好,大人在外务工也安心。”近日,看着孙子蹦蹦跳跳进了学校大门,家住陕西陇县东南镇的杨大爷高兴地说。
陇县是国贫县,也是六盘山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县。全县共有中小学78所、幼儿园45所,在校学生、幼儿4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6409人。近年来,陇县教育扶贫聚焦“拔穷根”,努力建好、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广大城乡孩子能上学、上好学,先后通过了陕西省“双高双普”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破庙里建起现代化学校
下课铃一响,陇县黄花峪小学六年级学生赵晨阳便和小伙伴直奔操场,自从两年前学校建起标准化操场,赵晨阳就喜欢上了运动,“原来的土操场小得跑操都跑不开,也没啥体育设施,现在铺了草坪,有标准跑道、足球场、篮球场,踢球、打球随便玩儿。”
“近些年,学校的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近4年,县里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把这所原来设在山上破庙里的小学,建成了全县硬件设施最好的农村学校。”黄花峪小学校长李建平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陇县第二高中,这所建于2007年、有2300多名学生的县城高中直到去年才举行了第一场名副其实的校园运动会。先前学校操场小得连4个标准篮球场都装不下。去年,陇县想方设法给学校批了37亩土地,投资110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高标准运动场。
据统计,近年来陇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了幼儿园建设、校安工程、采暖工程、食堂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九大类172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新增校舍面积6.16万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危楼校舍,基本实现全县城乡中小学校舍楼房化、硬件设施现代化。
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陇县今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涉及10个乡镇的28所学校。投资5000万元用于学校专用教室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城乡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全覆盖。
留住优秀乡村教师
陇县地处关中西部,自然条件艰苦,最偏远的七八所山区学校距离县城40多公里。如何增强乡村校尤其是山区薄弱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是一个难题。
“如今,农村学校设施不比城里差,就是缺好教师。今年县里给我们镇分了30名大学毕业生,一下缓解了学校教师缺乏和老龄化问题。”东南镇教育组组长郭永安说,继去年招了130多名教师之后,今年陇县又招录了194名新教师。这些大学生的到来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优化了城乡教师配置。
为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服务乡村,陇县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行乡村服务期制,对年轻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自愿申请到乡村支持乡村教育的,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中优先考虑。
下午放学后,黄花峪小学青年教师路璐骑着电动车,10分钟就能回到位于县城的家中,相比每月近300元的乡村教师补贴,她更看重农村学校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由于教学和教研成绩突出,参加工作6年的她,已先后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和“最美乡村教师”。
让贫困生都能上好学
黄花峪小学学生党增强家境贫困,奶奶瘫痪,妈妈身体不好,他和两个姐姐还要上学,家里经济来源全靠爸爸做泥瓦匠的收入。受惠于“两免一补”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党增强上学基本不用花钱。
在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寄宿制学生交通补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建立健全低保户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政策的同时,陇县还积极对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学困生等群体开展心理辅导和学业帮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完成义务教育。
温水镇中心小学是陇县最大的农村小学,每周一到社团活动时间,校园里都是一派热闹景象。“从2014年起,学校依托农村少年宫项目,成立了泥塑、军乐队、科技制作等13个学生社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所需一切材料,如颜料、纸张、乐器等全部由学校提供。”校长苏鹏辉说。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办有质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家庭培养有担当的成员。”陇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王海元说。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国贫县也能接受好教育 “破庙”里建起现代化学校,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