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在政协西安市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西安市政协委员刘洁提出,应坚决禁止房地产商与中小学合作办学,彻底斩断利益链条,让教育回归公益,让企业回归本位。这一观点的提出,迅速引发多方关注。
确保学生有学可上
北京率先切断合作办学
本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现在却成为家长早早就考虑的事情,不断涌入城市的落户人口、“僧多粥少”的现状,对公办小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其为了一个上学名额挤破头,不如买一套“学位房”后顾无忧……这是家长们以前经常遇到的问题。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已于2020年起,要求除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外,北京所有中小学校未经市教委同意不得到外地办学,各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北京之所以敢为人先,率先切断学校和开发商的“往来”,原因在于自2020年起的两三年内,北京市城区将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将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同时,城6区还将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这一系列的“大刀阔斧”,让家长和学生看到了希望,政府出手帮助学生有学可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也划清了商业化的房地产开发商与公益化的教育事业之间的关系,让两者各走各路、各 回各家。
地产商与名校“联姻”是拉升房价的杀手锏之一
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在当下已是普遍现象。对学校而言,扩大了容量、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学校在规划上往往空间广阔、规模更大;对于房地产商而言,往往某一片区因为引入了名校而使得楼盘价格快速上涨,利润空间也高于周边楼盘;对于政府而言,不仅减少了教育基建支出,而且还顺便解决了就近入学、大班额等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学区房只是开发商卖房的噱头。往往关于学区房的条款不会在合同中体现,仅仅只是销售员的口头承诺,而购房者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导致后期出现孩子有学难上、维权不易的问题。扩张的名校收费贵,房企与名校实现利益捆绑销售,借助校方的名义推出高价学区房,学校招生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由,拒绝业主孩子入学。西安的房地产商和中小学合作办学,在前几年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学位也成为开发项目溢价的工具。但这种以利益为前提的办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小区建好后学校停办,或者已建学校学位不足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美城机构首席市场分析师沈玮认为,联合办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费用高,无论是学位房的价格,还是业主子女以后上学的费用,都会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学位房只考虑短期营销噱头,未能较好规划,存在后来业主孩子没学上的问题;第三,挂牌学校无论在底蕴还是管理抑或是在师资上,恐怕并不容易达到老校区的水平,所谓的名校,到头来就是一个噱头而已,师资实力难以保证。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范畴,在属性上是完全公益性的,解决就近入学事宜,需要的是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禁止中小学校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马健看来,是一种常识的回归,厘清了商业化的地产公司与公益化的教育事业之间的关系,让教育回归公益,让企业回归本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独立地产评论人朱文还认为,禁止中小学校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办学,是国家“房住不炒”政策的延续,对推动国家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确保房价稳定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教育资源配比 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上学难”,沈玮认为急需解决的是教育资源的配比问题,现在西安很多新区依然存在公办学校规划、建设滞后,学校布局不合理,适龄儿童入学难,甚至无学可上;其次,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让公办学校发挥出真正的价值;最后,如何监督招生的公平公正?如何发挥教师的教育价值?所以从开发商拿地资源规划,到后期学区划分都需要充分准备。
马健表示,政府应根据城市规划、人口居住密度合理布局和配建中小学,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与境内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打破少数民办学校垄断教育市场的现状,借鉴杭州、南京、成都集团化办学的有益做法,扩大公办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彻底解决目前城市中存在的上学难的问题。
名校集团化办学、开设分校可以有效地向外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是被实践证明的好办法。在这方面,政府可以投入支持建设公办学校;民间资本也可以用来发展优质教育机构。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小学和房地产商合作办学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开发商与中小学校合作办学,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教育配套不足的现状,对于那些打着合作办学的幌子来炒作房价的行为要严令禁止,而对于符合城市教育规划、有质量保证的项目则应该予以允许和支持。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陕西西安命令禁止:房地产商与中小学合作办学,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