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34年不留家庭作业! 三任校长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10:02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34年不留家庭作业! 三任校长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34年不留家庭作业! 三任校长接力“高效课堂”
  
  不留作业和提高成绩是否矛盾?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用34年实践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当众多家长奔跑在课外辅导班、为陪孩子写作业而焦虑时,这所小学三任校长坚持34年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实施愉快教育改革试验,学生在兴趣引领下高效融入学习,在愉快教育理念下减负提质。
  
  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只有教不明白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孩子。知识点就那么多,用不着留作业反复练习。”老校长张秀金说。
  
  铁路五小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源于1984年。那时,学生负担很重,时任校长张秀金决定在全校推行减负,先搞了一个试点班。方法很简单:向课堂要实效,增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半年下来,试点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从此,全校一至六年级都不留家庭作业了。
  
  “高效课堂”是采访中老师们提到的高频词。“题海战术是一个误区,教师要把最精华的知识点浓缩到课堂上,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现任校长于莹说,教师要保证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天、每一阶段所学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上全部吸收消化,这叫“三清”制度。
  
  为实现“三清”,在铁路五小,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备课、教学交流上,保障教学的高品质。五年级于淼老师来到铁路五小后,所有校领导集体听课,为她出谋划策,指导改进课堂教学,在2020“和平区好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她获高年级语文学科冠军。
  
  为提高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学校每天下午开设一节15分钟微型训练课程。从低年级的限时书写、限时记忆,到高年级的思维导图整理交流微型课程设置,使学生记忆、倾听、概括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极大改善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4年来,铁路五小历任三任校长,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对于现任校长于莹来说,坚持不留家庭作业所要承受的压力,这些年来只增不减:虽然取消了小升初,但升学压力前移,家长对孩子期待更高,各类考试难度也不断提高,不留作业这一招还能否好用?
  
  “只要教育理念正确,有决心坚持,‘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就不需要家庭作业。”从参加工作起就在铁路五小、从教26年的于莹探索“学生即未来”的教育主张,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儿童提供适切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制定了学校的教育策略和行动方略。
  
  如今,铁路五小3个校区已有67个教学班,3100余名学生,仍然坚持全部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学生放学之后做什么?
  
  课后不留书面作业,学生回家后做什么?学校就完全不管了吗?
  
  放学后,铁路五小二年级学生史殿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又一次投入到自己最喜爱的冰球训练场上。他已练习冰球近一年,并在辽宁省冰球联赛上有过精彩表现。两个小时的训练结束后,回到家里他首先打开电视,不是为了看动画片,而是收看整点新闻,临睡前,又看了一会儿班主任推荐的课外书《神奇的校车》。
  
  在铁路五小,没有统一的书面作业,但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放学之后的生活:读小说、做手工、练书法、跳街舞……
  
  据介绍,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铁路五小推荐“有字书”和“无字书”。“有字书”即传统书籍,通过定期推荐书籍,开设每周一小时阅读课,每月一次读书交流,每学期一次读书节等,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能力和品质。“无字书”即新闻,通过引导学生每日阅读报纸、听广播、关注网络新闻等,并在每天晨读时进行学生自主“播”“评”“辩”新闻。
  
  学校开设了智能机器人、奥尔夫音乐、数字美术等20门必修课,成立了科技、艺术、健身、读书社、英语俱乐部等60多个选修社团,帮助孩子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在校和课后生活,不让他们在“书山题海”中淹没。
  
  愉快教育让学生享用不尽
  
  铁路五小四年级家长“天天爸爸”在2020年写给全体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开学寄语里说:“学校的办学特点是不留作业、读书、播新闻,用好了这些特点,孩子的知识面和学习效率都会变得不一般。”
  
  四年级学生李嘉熙原本学习成绩普通,有时会出现课堂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情况。加入学校创客空间社团一年来,他成为学习小组的核心成员和科技小明星。他带领小组成员共同研究的创新作品——“便携一站式手机伴侣”已入围2020年沈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学校2013年毕业生王洪亮现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在2020年中考曾以744分(满分760分)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三名。在铁路五小的学习经历让他受益匪浅。
  
  “高中的学习很紧张、很辛苦,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小学的经历。那时候阅读的大量书籍,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每天早上看新闻播报,让我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对政治等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王洪亮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机器人社团,培养了我动手、创新、空间思维等多方面能力,解答立体几何题有时都不用画图,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小学用乐高搭建的形体……铁五的教育包含了太多对成长有用的东西,等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才慢慢显露,让我享用不尽。”
  
  一路走来,疑虑和质疑声从未消失,但铁路五小初心不改,坚持探索愉快教育办学新举措,不断推出微课程、科创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等新课程体系,并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学生学科质量监测名列全区前茅,语文和英语学科成绩在全市试验区55所小学中名列第3名和第4名,近5年获省以上科技、艺术、体育等荣誉上百项。
  
  于莹校长表示:“身为基础教育人,我们将不断传承和发扬愉快教育减负提质的思想精髓,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变革条件下的全新领域,从学生学习力和学习习惯入手,着眼学生未来的无限可能,提升童年的生命质量。”34年不留家庭作业! 三任校长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34年不留家庭作业! 三任校长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再也不能让培训机构误导我们的孩子。但我认为,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治标不治本。教育焦虑的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班了,咱家一定要报!”别人的孩子上过辅导班吗?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为什么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往往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均质化的学习资源,以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对课外辅导的讨论,涵盖了两大类课外学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直有各种呼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小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两眼一蒙黑,全靠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忽悠,殊不知大型机构的咨询师99%以上都是学历非常低的专科生,甚至是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准备工作。一切都是崭新的。从业经历不必说,之前都讲过。只是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一份工作,挣钱不多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群满怀希望的考生走进考场。如今新加坡已经是重要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不过这也是合乎因果的——孩子不是你们两口子图一时之快非要生出来的吗,你们不义务谁义务?经历过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瞎改着玩。今天,课外辅导老师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27法则,供家长们参阅。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