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妈妈失手将8周岁儿子打死 坏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11:10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妈妈失手将8周岁儿子打死 坏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1月5日晚上,泰州泰兴黄桥发生一起悲剧,因9岁(实则8周岁)儿子犯错,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失手将其打死。3月20日,失手打死亲生儿子的陈某被泰兴检察院批准逮捕。
  
  “妈妈,我很孤单,我想要你陪我。”
  
  “妈妈,你听我解释!”
  
  在两位女检察官面前,母亲回忆孩子那天说的两句话,哭得不能自已。泰兴市人民检察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相关案情。
  
  事件回放
  
  男孩疑被亲妈失手打死

  
  1月6日一大早5点多钟,泰兴120接到求助电话,泰兴市黄桥镇某公寓楼一个9岁男孩(实则8周岁)不行了。
  
  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孩子头上、脸上、身上都是伤,有的地方的青紫甚至连成片。救护人员当即判断,孩子为非正常死亡,立即报警。
  
  经查,明明的妈妈小陈(化名)嫌疑最大。
  
  案件细节曝光
  
  儿子死前这两句话让女检察官心碎
  
  事情经过到底怎样?犯罪嫌疑人小陈哭着作出了供述。
  
  2020年1月5日18时,小陈下班后发现儿子把手机弄丢了。
  
  两人一起寻找手机过程中,小陈认为儿子说谎,用手背击打儿子2个耳光。
  
  手机并没有找到,两人回到家中。小陈检查作业,发现儿子未完成英语等作业,更加生气,用木棍对儿子手心打了2下,责令当晚必须把作业全部做完。
  
  儿子这天也很犟,迟迟不动手做作业。想到儿子之前有数次不做作业情况,她非常恼火,又用木棍殴打儿子屁股、手部等。
  
  这个时候,小陈又发现儿子没保管好文具,更是火上浇油,觉得儿子老说谎,不听话。气愤的她用刀吓唬儿子:“你再说谎我就给你放血。”
  
  “妈妈,你听我解释,不是这样的。”儿子惊吓躲到桌子底下,喊着解释,“妈妈,我很孤单,我想要你陪我,你可不可以不上班?”
  
  已经失去理智的小陈以说谎缝嘴为由头,用缝衣针对儿子的嘴、腿、脚等部位戳了数十下。
  
  2020年1月6日6时许,小陈起床后发现儿子身体异常躺倒在西卧室地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孩子已经死亡。
  
  经法医鉴定,孩子符合被他人用易挥动的钝器反复打击致全身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引起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脂肪栓塞死亡。
  
  依法批捕
  
  孩子爸表示谅解

  
  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逮捕后,检察官听取孩子父亲意见。他说:“老婆除了照顾孩子生活、学习,还上班挣钱贴补家用很不容易,他认为老婆当时本意是好的,不想追究老婆任何责任。”
  
  孩子爸爸虽然谅解,并不能使小陈免于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等待陈某的,除了日日夜夜身心煎熬和痛苦,还有刑罚。
  
  3月20日,泰兴市检察院对陈某批准逮捕。接下来,公安部门经过进一步审核侦查,将对陈某移送起诉。
  
  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毕生的修行,冲动是魔鬼。我们教育孩子要有技巧和方法,打是最不可取的。孩子身体娇嫩,真的经不起这样的伤害。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全球幼儿教育思想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说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他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实际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让孩子自己去享受这个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不要让脾气去干扰孩子的成长!妈妈失手将8周岁儿子打死 坏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妈妈失手将8周岁儿子打死 坏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再也不能让培训机构误导我们的孩子。但我认为,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治标不治本。教育焦虑的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班了,咱家一定要报!”别人的孩子上过辅导班吗?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为什么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往往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均质化的学习资源,以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对课外辅导的讨论,涵盖了两大类课外学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直有各种呼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小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两眼一蒙黑,全靠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忽悠,殊不知大型机构的咨询师99%以上都是学历非常低的专科生,甚至是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准备工作。一切都是崭新的。从业经历不必说,之前都讲过。只是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一份工作,挣钱不多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群满怀希望的考生走进考场。如今新加坡已经是重要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不过这也是合乎因果的——孩子不是你们两口子图一时之快非要生出来的吗,你们不义务谁义务?经历过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瞎改着玩。今天,课外辅导老师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27法则,供家长们参阅。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