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了解人民对教育的真实需求、期盼和感受,对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0年9月至10月在全国开展了第二轮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四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教师、义务教育教师、高中教师;三是教育管理者,包括幼儿园园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高中校长;四是社会公众,即网民。
(二)调查抽样
基础教育服务对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抽样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社会公众按照性别、城乡、年龄、学历等指标抽取样本。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7个县(市、区)、4894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回收有效问卷73396份。其中,学生(家长)问卷47562份、教师问卷16043份、校长(园长)问卷4641份、社会公众问卷5150份。
(三)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针对四类调查对象11个群体共设计了11套问卷,各个学段均对应设计了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园长)问卷,充分体现学段特征。学生(家长)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教师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校长(园长)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个体发展、学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政府保障、管理服务、社会环境。社会公众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全国教育发展满意度和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满意度。问卷采用七点记分,每个题目的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满意度越高。
11套调查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91—0.97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91—0.96之间。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模型拟合良好,RMSEA值均在0.08以下,NFI均在0.88以上,CFI均在0.85以上。临界比率值和题总相关分析显示所有的题目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所有题目的临界比率值均显著;5个题目的题总相关系数在0.18—0.4之间,其他题目的题总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数据结果采用百分制呈现。满意度指数在66.67左右可以认为“比较满意”,指数在83.33左右可认为“满意”。
二、主要结果
(一)学生(家长)对教育服务表示满意
基础教育学生(家长)的总体满意度指数是81.41分,对教育服务满意。在教育期望、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公平感知三个方面,教育期望指数最高,为81.03分;其次是教育质量感知,指数为80.95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最低,为78.99分。
1.低学段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于高中生。不同学段相比,在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期望方面,小学生及家长得分最高,分别为87.42分、84.05分、85.84分;在教育质量感知方面,幼儿园家长得分最高,为86.66分。高中生四个指数均最低,分别为71.97分、75.93分、72.10分、73.69分。
2.城区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于乡村学生(家长)。按学校所在地划分,就读学校位于城区的学生(家长)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均最高,乡村最低。城区学生(家长)四个指数分别比乡村高5.50分、3.28分、5.17分和6.43分。在教育公平感知方面,镇区与乡村学生(家长)满意程度接近。
3.东部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于西部。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学生(家长)总体满意度、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下降的趋势。东部四个指数分别比西部高4分、3.80分、4.86分、4.90分。
4.外省户籍小学生(家长)满意度高于本地。在小学阶段,外省户籍学生(家长)的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教育期望指数均最高,本县户籍学生(家长)次之,本省外县户籍学生(家长)四项指数均最低。幼儿园、初中和高中学段不同户籍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指数无显著差异。
5.走读生满意度高于住宿生。住宿生的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均低于走读生。住宿生与走读生四个指数的差异分别是4.02分、4.45分、4.09分和5.08分。
6.家庭社会阶层越高学生(家长)满意度指数越高。调查考察了三个家庭社会阶层指标与学生(家长)满意度的关系:家庭经济条件、父亲学历、父亲职业。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根据家庭收入在当地的相对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非常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非常好。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学生(家长)的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教育期望指数越高。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与“非常差”的学生(家长)四个指数的差异在17—20分之间。
父亲学历越高,学生(家长)的四个满意度指数越高。父亲学历为“大学(大专)及以上”的群体与父亲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群体相比,满意度指数的差异在6—9分之间。从父亲职业来看,父亲职业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群体满意度指数最高,父亲职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或“农民”的群体各项指数最低,两个群体满意度指数的差异在5—8分之间。
7.人均GDP高的省份满意度较高。按2015年的人均GDP水平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人均GDP高的省份学生(家长)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知、教育质量感知和教育期望指数均最高;人均GDP低的省份,其四个指数均最低,这四个指数的差异分别是4.92分、4.68分、5.95分、5.65分。
8.学生(家长)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方面。幼儿园家长最满意的是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幼儿园良好的园风。中小学学生(家长)最满意的是友好的同学关系和安全的校园环境。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家长)最不满意的是学校间质量差距,高中学生最不满意的是学习负担沉重。
(二)教师对教育工作较为满意
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5.56分,对教育工作比较满意。在总体期望、学校管理、政府保障三个方面,学校管理指数最高,为71.56分;其次是总体期望,指数为68.17分;政府保障指数最低,仅为57.29分。
1.学段越高教师满意度越低。幼儿园教师在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四个方面指数均最高,分别为68.99分、69.9分、77.78分、60.27分。高中教师的四个指数均最低,分别为60.42分、66.67分、65.68分和54.37分。
2.城区教师满意度高于乡村。按照学校所在地分,城区学校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政府保障指数均最高,分别为64.70分、67.66分、69.53分、56.37分;而乡村教师四个指数均最低,分别为61分、64.33分、66.29分、53.33分。
3.东部教师满意度较高于西部。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教师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政府保障指数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下降的趋势。西部与东部教师四个指数分别相差3.87分、2.81分、4.48分、4.56分。
4.教龄越长满意度越低。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指数均最高,教龄20年以上的教师四项指数均最低,比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低2—7分。
5.高低两端职称的教师满意度较高。在幼儿园阶段,具有高级职称和未评职称的教师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指数较高,具有一级职称的教师各项指数均最低。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具有正高级职称和未评职称的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具有一级职称的教师各项指数均较低。
6.收入越高教师满意度指数较高。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总体期望、学校管理和政府保障指数均呈现出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教师与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教师四个指数的差异为5.76分、3.88分、4.99分和4.01分。
7.教师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方面。教师对教育工作最满意的方面是与学生关系亲近、与同事关系融洽、与家长沟通顺畅、与领导沟通交流多。教师最不满意的是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缺少教育政策的影响力。
(三)校长(园长)对政府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校长(园长)的总体满意度指数是66.19分,对政府教育工作比较满意。在满意度的六个维度中,学校发展指数最高,为69.19分;社会环境指数最低,为63分。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稳中有升!,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