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杭州发起“深夜不写作业”倡议:小学生作业不得晚于9点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17:05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杭州发起“深夜不写作业”倡议:小学生作业不得晚于9点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为成长,不熬夜;晚10点,不作业!”“小学生写作业超过晚9点,初中生写作业超过晚10点,可以选择不完成剩下的作业!”今年新学期伊始,杭州市拱墅区与上城区教育局都发起了“深夜不作业”的倡议。
  
  杭州两区的行动有同有异,各显风格。他们做法的共同特征有三点:一是规定家庭作业时间的底线,二是强调教师参与作业的校本化过程,三是鼓励作业管理的以校为本。拱墅区基于充分的家长沟通和调查,采用校长教师们的集体倡议,用情真意切的“为成长,不熬夜”去打动家长;上城区则深刻领会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作业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用系统周密的操作细则,用知微见著的教育服务要点表示学校决心。
  
  与年前浙江省全面推行小学生“早8点,不上学”相似,这次杭州市两区的倡议都从唤醒家长认同入手,以学校跟进实践来争取家长放心。“晚10点,不作业”,设置家庭作业的时间底线,明确在“健康作息”与“作业操练”之间的价值选择,明确在“整体学习效率”与“作业多多益‘善’”之间的清醒判断,反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衰减”的“折磨式作业”。这一举措与过去强调减少作业总量的规定相比,是一种发展与创新,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一次出击,是教育人回应社会呼声的实践努力。
  
  作业改革,控“量”同时要提“质”
  
  因为见过太多的“一阵风”现象,也有一些人对此次“减负”的改革举措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减负”光靠文件与倡议是不够的,在控“量”的同时,必须提“质”,必须放到教学管理系统中思考。
  
  因此,推行作业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关注作业与课堂学习的联系。作业的选择与设计是备课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商业化作业的泛滥让人们逐渐忘记了本来。“拿来主义”的作业、成册成套的作业反而变得习以为常。但是如果作业不与课堂学习形成内在联系,那它必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不会编作业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鼓励教师参与作业设计、从选择与改编中学会作业设计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杭州市上城区与拱墅区强调只准配套一本作业、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鼓励作业校本化及开展相应的校本研修,是正确的方向。
  
  鼓励教师参与作业设计,要让教师对具体作业的意图与功能心知肚明,方能有的放矢。而要让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结合好,关键是教师要思考具体作业在单元或课时中的作用,从而指导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将之与预学任务、随堂任务联系起来,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来设计,而不是简单的课后巩固。要从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研究作业,而不是割裂地强化训练。
  
  二是强调作业的有效批改。作业是重要的过程性评价。作业批改有有效与无效之分。作业批改是否有效反映在作业诊断与激励功能上。应减少作业总量,重视作业批改中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跟进集体或个体的补偿性学习。如果作业批改只是教师“板着脸孔”的对错判断,而不能通过必要的师生对话体现教育意义,那么这个批改也是有局限的。
  
  三是倡导能力立意的评价导向。一项改革能否产生积极持久的影响,系统内外的评价导向极为重要。考试评价有利于记忆性学习还是有利于理解性学习?是着眼知识细节还是思维能力?如何在考试评价中让“题海训练”和“过度学习”不再获益?国家新倡导的素养导向的教学,在评价方式与考试命题的改进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杭州市两区的率先行动,还要及早研究评价问题,建立“基于标准,能力立意”的学业评价体系,防止保守的评价后期发力,将改革又拉入“开学讲素质教育,期末讲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四是完善区域与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包含着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尽管我们对“深夜不作业”不会导致学生学业退步是有信心的,但这是一种“长线的进步”,未必能在短周期的测验中立竿见影,特别在试卷质量不高的月考上。如果学校不重视校内考试制度的改进,仍然强化月考的横向比较,正确的做法很快变成无奈的声音。同样的道理,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学校的时候,如果不给予学校从容的空间,让学校将教育教学过程的细节与常规放在比即时分数更重要的位置的话,也会让美好的初衷“随风而散”。
  
  总之,我们不能仅仅从作息时间变化的角度来看“深夜不作业”,真正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与成本”的关注。这正是2013年以来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精神。
  
  别让今日“学业之负”变成明日“成长之负”
  
  关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社会认识分歧很大,尤其在当前屡减却犹增的现实下,一些怀疑或反对“减负”的声音与坚持“减负”的呼声同时增大。科学分析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必须认清以下几个关系。
  
  “校内之负”与“校外之负”。要重视校外作业导致学生学习时间失控的问题。在今年的杭州两会上,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提交的一组面向杭州市主城区的调查数据发现,周一到周四,小学生家长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占到61.7%,双休日布置作业的占到75.5%,周一到周四的晚上参加培训的占50%,而培训班一般都有他们布置的作业。
  
  这一情况可以用2020年浙江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的数据来佐证。监测发现,四年级学生日睡眠时间少于9小时的占45.9%,八年级学生日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的占64.1%;有70%的四年级学生与55%的八年级学生有校外作业。其中校外作业每天超过1小时的四、八年级学生比例分别是22%和16%。
  
  “深夜不作业”从另一角度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学习时间的总量管理。与其熬夜刷题混眼熟,不如保证睡眠好状态。家长应该在子女学习与成长问题上树立“健康第一,内驱为上”的观念。
  
  “时量之负”与“被动之负”。人们很容易从现象上理解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如作业时间太长、学业难度太大、学习压力太重等。因为学生个体不同,所能适应的学业时间与难度自然也不同。因而,有些认为没必要“减负”的声音也得到一些支持。
  
  “负担”的关键并不在数量与强度,而在于主观的意愿。其深层表现是“被动”与“主动”的区别,是“外驱”与“内驱”之差异。今天的孩子常常是被外在动机所驱动。
  
  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还与“重教轻学”的传统有关。正如常用的“抓教学质量”一词,潜在地强调了领导与管理措施对教学质量的作用,强调了教师讲授与习题训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重教轻学”培养了一批“等待喂食”的依赖型学生,他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折断了“自学的翅膀”,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意愿与能力。而在应试竞争中真正笑到最后的,却是其中少数的“独立者”。
  
  “学业之负”与“成长之负”。今天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反映在“对学业提高的过度焦虑”与“对人格成长的无视漠然”的矛盾。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业高度重视,而对于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却视而不见。这种不惜代价地支持学业可谓用心良苦,但在“少劳多得的期待”和“外在动机驱动”下长大的孩子们多数存在“缺陷”,而他们的父母们总是要到孩子二十(岁)以后才明白。
  
  今天的“学业之负”会转换为明天的“成长之负”。在青少年时期对于社会性发展的忽略,是导致当前社会中“巨婴”现象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
  
  我们今天仍然要坚持“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就是因为今日之负不减,就会变为将来之负。“深夜不作业”的呼吁,从小处看关系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从大处看关系到民族发展之将来。杭州发起“深夜不写作业”倡议:小学生作业不得晚于9点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杭州发起“深夜不写作业”倡议:小学生作业不得晚于9点,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再也不能让培训机构误导我们的孩子。但我认为,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治标不治本。教育焦虑的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班了,咱家一定要报!”别人的孩子上过辅导班吗?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为什么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往往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均质化的学习资源,以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对课外辅导的讨论,涵盖了两大类课外学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直有各种呼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小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两眼一蒙黑,全靠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忽悠,殊不知大型机构的咨询师99%以上都是学历非常低的专科生,甚至是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准备工作。一切都是崭新的。从业经历不必说,之前都讲过。只是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一份工作,挣钱不多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群满怀希望的考生走进考场。如今新加坡已经是重要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不过这也是合乎因果的——孩子不是你们两口子图一时之快非要生出来的吗,你们不义务谁义务?经历过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瞎改着玩。今天,课外辅导老师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27法则,供家长们参阅。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