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小学1994年建校,当时由三所学校合并而成。2014年4月,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统筹规划下,花市小学与广渠门中学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正式更名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当年学校招收的学生中,本地区的京籍学生就占了入学新生的94%,而前一年这个比例仅为32%;第二年,新一年级学生由以前的两个班扩为六个班,直至今年9月份将扩为九个,这样激增的招生局面还将持续。这说明,这一地区的百姓从知道“就近入学”“一贯直升”到接受这样的改革,最后把它当成了一种引以为豪的教育享受。
共融:办学理念融合,教育思想大同
九年一贯,把学校的发展推上新平台。我们构建了与广渠门中学一脉相承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一贯”的初期,在外人看来,可能就是两个学校简单的一加一,但两个办学理念、教育体制都完全不同的学校,能那么容易地融合在一起吗?事实证明,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小学实现的无缝、无痕衔接,完全得益于共同实施习惯教育、生命教育。自我校挂牌那天起,门口就改建成与广渠门中学一样的走廊,从外观上便使百姓感受到小学部和中学思想共融。而广渠门中学“打造好人学校,促进生命成长”的理念、著名的宏志精神也引领小学部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大同。
利用每次开学典礼、大型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广渠门中学吴甡校长走进花市小学,对师生及家长传达生命教育理念,还就家风家教家规主题与小学部家长进行圆桌座谈。
广渠门中学有“六个特别”教育,而花市小学的十大好习惯与六个特别教育是相融通的:制定了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习惯养成落实细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红领巾小岗位体验行策略;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十个体验活动方式。实施途径为:用活动磨炼学生意志;用榜样引发学生向上;用爱心抚慰学生心灵;用荣誉激发学生自尊;用实践培养学生能力;用评价约束学生行为;用沟通连接学生情感;用行动回馈社会关爱。
共建:课程体系建设,贯通人才培养通道
为使九年一贯制能够一贯起来,就要探求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设计”。
我们为了突出涵养习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改造,即教师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结合本学科学生能力培养侧重点,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重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语文学科采取“4+2”课程模式,即每周的6课时有4课时进行国家必修课教材的教学,2课时是语文学科能力培养,包括书法写字、诵读、阅读与写作。
为积极探索多元课程文化,我校把地方课程划分为三类:一是区情教育类,学生们先后到“蓝天城”、圆明园、北京大学、中国自然博物馆等地方参观学习;二是专题教育类,组织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三是学科拓展类,如在“《弟子规》新解”课程中,启发学生在欣赏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同时,受到“明理”“导行”的教育。
我校研发了“良好习惯怎样养成”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对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花市小学学生好习惯55条”和“教师好习惯40条”,编写并正式出版了一套五册校本教材。
共育:科技艺术教学,实现育人一体化
科技课程一体化,科学素养早形成:小学部六年级科学课中的部分课程,已经可以在中学的实验室中进行,学生面对中学更加精密的仪器和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一部分科技方面突出的孩子,还到广中主办的科技学院进行拓展学习。
艺术课程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中学音乐老师走进小学部,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提升了合唱团整体水平,在今年第十九届东城区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了北京市的合唱展演,获得了金奖。这支合唱队还参与了广渠门中学建校60周年在中山音乐厅的表演,还与中学合唱团一起参加2020年中美青少年音乐交流节活动。在中学金帆合唱队、管乐团的影响之下,小学部的学生可以从小学开始进入到权威又专业的艺术乐团参与学习,也经常与中学生近距离交流训练和同台表演。
共享:触手可及的教育幸福
东城区具有战略思路的“盟贯带”的提出,应该说是切切实实地把教育的红利送到了普通百姓的身边。尤其是其中的“贯”即一贯,有效改善了校与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完全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与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矛盾逐渐弱化,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破解。
九年一贯制能够避免由于学段划分所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利于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科学性。在一贯制实施以前,因为升学,小学六年级的体育、美术等课程不仅量会减少,质也会下降。而一贯制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家长们过去为了择校,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课外班之间,也会想出各种办法给孩子施加压力。“九年一贯”则减轻了升学竞争所引发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等问题,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例大幅提升。而学生因为没有了“小升初”压力,在心理、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能保持连贯性。加上“一贯制”是学区内优质教育的有效配置,减轻了家长为择校产生的生活压力,也为孩子的学习铺展了既定目标。
我们建立起与九年一贯制运行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统筹学校内不同学段、不同校址的人力物力资源均衡配置。针对我校生源急剧扩张、教学环境配比不足的难题,集团内因校情而异,为我们在别的校区解决了高年级教室紧张的问题;师资队伍的按需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打通使用,更使附小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干部教师轮岗、跨校兼课”等改革措施带来的福利。
“九年一贯”之后,随着对广渠门中学的深入了解,我们渐渐感受到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强大生产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