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网络成瘾是否是病引争议 杭州三甲医院开设网瘾治疗项目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11:03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网络成瘾是否是病引争议 杭州三甲医院开设网瘾治疗项目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网络成瘾是否是病引争议 杭州三甲医院开设网瘾治疗项目

大量留守儿童变“低头族” 为何儿童网络成瘾情况愈演愈烈!

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 教育部要求各方齐抓共管预防沉迷网络

  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病”目前尚存争议,这也让三甲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简称杭州七院)开设的网络成瘾治疗项目,引起关注。
  
  从今年1月以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已经收治约10名青少年,均为沉迷游戏、被认定为网络成瘾者。该院精神三科的医师称,青少年在出现无法脱离游戏,或者情绪波动,影响学习和生活后,可来到医院进行相关测评。确认存在网络成瘾者,经过家长同意,可进行相关治疗。上述医师强调,治疗方案将以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为主,尽量不住院。
  
  不过,关于网络成瘾是不是一种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通过外界干预进行治疗,目前医学界仍然存在不同意见。有医学专家表示,相对于沉迷网络来说,家长不再“唯成绩论”,改变将一切影响成绩的行为视为“病”的观念,显得更为重要。
  
  医院提供治疗帮助“戒”网瘾
  
  近日,一则“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网瘾患者”的消息,引发外界关注。消息中称,对于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杭州七院可进行收治,并提供治疗方案,帮助“戒除”网瘾。
  
  杭州七院是一所以精神类疾病治疗见长的三甲医院,同时是浙江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新京报记者从院方了解到,负责网瘾治疗的是医院精神三科,此前的主要治疗方向为“物质依赖”。
  
  杭州七院精神三科一名医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认定青少年网络成瘾,科室有一套详尽的检查指标,包括精神测评、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数据,且需要现场观察。一般来说,如果青少年出现“不玩游戏就发脾气”、“影响生活或者学习”等情况时,可以进行网络成瘾测评。
  
  上述医师表示,通常来说,经过鉴定确认网络成瘾后,医院将对其进行收治,时间两到三周,总花费约15000元。治疗内容包括服用镇静类药物、情绪稳定剂,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评估后确定”。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但“大部分能起到缓解效果”。
  
  关于此前治疗网瘾备受争议的“电击疗法”,杭州七院精神三科称,作为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形式将以心理疏导为主,不会使用未经科学证实,存在争议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收治,也是根据教育部相关发文的精神。
  
  治疗循序渐进 较少使用药物
  
  杭州七院精神三科称,医院从今年1月5日起开始收治网瘾青少年,至今已有约10人,此外,还有不少前来咨询的家长及青少年。
  
  杭州七院物质依赖科主任盘圣明介绍,不少家长前来咨询时,直接表示“我们管不了,只能交给医院”。收治的青少年中,有部分成绩不错的学生。
  
  按照盘圣明的说法,青少年沉迷网络,大部分与家庭溺爱相关。一些家庭一味重视成绩,甚至以玩游戏作为奖励,导致一些学生越陷越深。此外,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沉迷网络后,会出现情绪失控、发脾气等行为。
  
  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博士宋海东,曾调查并发布《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及社会心理干预研究》。其中发现,网络成瘾以初中概率最高,高中其次,小学组最低,成瘾原因中,家庭教育缺失是主要因素。
  
  盘圣明表示,杭州七院的治疗,主要是对行为进行干预,较少使用药物,也尽量不会住院,“不是立即让他戒掉网络游戏,而是循序渐进,比较温情。”
  
  ■ 延展
  
  防沉迷网络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宣传引导

  
  杭州七院所称的“教育部精神”,是指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的一则紧急通知。
  
  4月2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及,“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据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开展全面排查以及专题教育,通过学校和家长的配合,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
  
  上述紧急通知之后,附有一份《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信中同时配有“防迷网”三字文口诀,便于记忆。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教育部上述紧急通知,以及随附的公开信中,均使用“沉迷”等表述,并未出现“网瘾”字眼。
  
  文件的发布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名欧姓工作人员说,文件是在未成年人受到网络影响加剧的背景下作出,发文重在宣传引导和教育,并未鼓励“治疗网瘾”之意。
  
  ■ 争议
  
  网络成瘾是否疾病、能否治疗尚无定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于“网络游戏障碍”,列出9种表现症状,包括“完全专注游戏;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游戏时间逐渐增多;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等,同时满足其中5种,才可被认定为“网络游戏障碍”。
  
  盘圣明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曾于2020年底,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中,首次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在盘圣明看来,这意味着网络游戏成瘾,已经被列为精神障碍的一种。
  
  不过,关于网络成瘾是不是疾病,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治疗来解决,目前医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一名心理医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国际卫生组织的上述疾病分类目前仍然是草案,尚未得到正式确认。也就是说,目前尚无法认定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网络成瘾者都会自觉改变,根本不需要治疗。”
  
  此外,北京协和医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王晨光表示,现阶段是网络社会,“年轻人都上网,也有不少人离不开网络,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未有任何医疗机构认定‘网瘾’是一种疾病”。此外,在教育“唯成绩论”的背景下,一切影响成绩、影响升学的活动,往往都会被家长认为是有问题的,其中就包括喜欢上网、玩游戏等,也被视为是一种“病”,“这样的观念是值得反思的”。
  
  ■ 链接
  
  “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网络成瘾是否是病引争议 杭州三甲医院开设网瘾治疗项目,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再也不能让培训机构误导我们的孩子。但我认为,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治标不治本。教育焦虑的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班了,咱家一定要报!”别人的孩子上过辅导班吗?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为什么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往往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均质化的学习资源,以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对课外辅导的讨论,涵盖了两大类课外学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直有各种呼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小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两眼一蒙黑,全靠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忽悠,殊不知大型机构的咨询师99%以上都是学历非常低的专科生,甚至是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准备工作。一切都是崭新的。从业经历不必说,之前都讲过。只是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一份工作,挣钱不多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群满怀希望的考生走进考场。如今新加坡已经是重要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不过这也是合乎因果的——孩子不是你们两口子图一时之快非要生出来的吗,你们不义务谁义务?经历过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瞎改着玩。今天,课外辅导老师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27法则,供家长们参阅。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