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创新峰会:文化理解与传承专题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举办,会上通过主题报告、专家论坛、实践分享等多种形式,围绕“文化传承的中西融合与核心素养的推进”“新时代儒家文化传承”“有界无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习熏悟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12项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并以“学习孔子教育智慧”为主题在孔庙开展了研学活动。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多种途径
与会者一致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应寻找更多的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课程当中。会上有十余位校长分享了本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经验,下面一些做法获得了较多好评: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传统文化论坛”为载体,以“习熏悟化”方式帮助学生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用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熏陶,帮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二小从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学习与生活脱节等问题入手,倡导并实施了国学教育进校园十大行动,具体包括诵经典、祭先贤、兴礼乐、做君子等,将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培育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少年君子。
江苏省常熟市报慈小学图书馆的“旧山楼”是一座始建于清代咸丰六年的藏书楼。一直以来,该校将其深远厚重的文化积淀,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学校全体师生研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空间。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留住节气之美”,将“节气”作为联结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的一种纽带,让学生通过赏析相关诗词与文献,加深对节气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江苏省仪征实验中学通过实地感悟、诵读文学经典、以赛促学、文学社团等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如何在孩子身上打下中国烙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辅仁书院理事长康长运,曾在海外求学工作多年。他自言,自己在小城曲阜出生、长大,从儿时起,就一直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感染,直到离开祖国的那一天才发现,在异国他乡支撑自己继续前行的依然是那份中国根基。文化是命脉,是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国现代教育应为学生在思想上留下中国根基,希望以后我们的孩子在走向世界的时候,都会带有在内心深处打下的中国烙印。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骆承烈有40年学孔、研孔的经验,他以“教育为天、文化为地”的理念为题,深刻阐述了国学文化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孔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体现,孔子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要把儒家文化放在新时代的思想下去理解与传承,国家教育应继续创新和与时俱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国民从语文教学改革的视角对“文化理解与传承”进行了深刻解读,同时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学习方式与路径单一、简单记诵的方式表示忧虑。他认为应该通过设置一种整合型、情境化的任务,促动学生深入理解、体验和感悟以及高阶的文化生成和创造。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在大会主旨报告《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新时代》之中指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民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战略意义。就我国而言,相关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规范行为、涵养人格,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中国心,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此次会议围绕“21世核心素养5C模型”,就“文化理解与传承”专题,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方面,结合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华民族能够得以延伸、繁衍,中华优秀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文化发挥更大的价值。今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提出的“核心素养5C模型”,其核心就是文化理解与传承。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李翔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落脚点是创造“中国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落实到课程、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从而让教育真正发生,让改变看得见?这需要我们用“中国思维”来构建一种适合中国孩子的课程,并最终通过内容让每个孩子看到课程的本质,培养“中国思维”,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这可能才是文化理解和传承的真正目的。
全国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原副院长嵇成中指出,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文化理解与传承,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化理解与传承目的是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事实表明,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的民族性不是二元对立的,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即是倡导从面向世界到融入世界,这样才能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让世界分享中国的文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