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
“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构建学区内同建、同管、同享、同研、同训、同评的‘六同’办学机制,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真正促进了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张榜镇孙冲学区区长、孙冲中学校长马文高兴地说。
去年秋季开学后,蕲春县着眼教育长远目标,在全市率先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办学模式改革,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按照“乡镇‘1+N’、城乡帮扶、中学+小学+教学点”等三种模式,构建中心小学和村小、教学点横向协作,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的办学模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通过扩大城乡学校的‘朋友圈’,来组建符合基层学校实际的发展共同体,提高优质教育覆盖率,让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谈起改革的初衷,蕲春教育局局长田祥喜如是说。
为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农村偏远地区师资不足等问题,该县实行教师“区管校聘”,建立健全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组建紧缺学科教师服务中心,通过跨校兼课、支教、走教、轮岗等方式促进教师交流,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化为“学区人”。构建学区内同建、同管、同享、同研、同训、同评的“六同”办学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同步、均衡发展。
在蕲春县檀林镇大权教学点,三年级英语教师胡秀娟正在和12名学生进行英语对话。胡秀娟本是该镇田桥中心小学英语教师。今春开学后,按照学区制管理要求,她的身份也由“学校人”变成了“学区人”,肩负起大权小学等4个边远教学点的英语走教任务,每周送课16节,解决了农村山区教学点师资短缺的矛盾。
据檀林镇中心学校校长黄朝明介绍,自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模式改革以来,他们结合自然地域和学校布局特点,选取6所中小学作为牵头学校,与村小学、教学点组成六大学区,基本实现了区域内学校共建、教研共进、资源共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