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京城各大博物馆、科技馆展厅里满眼都是五颜六色的“小文化衫”,他们是来自不同组织的夏令营营员——随着与博物馆相关的文物历史知识越来越多地进入中高考,博物馆开始成为不少家长和机构看重的学习场所,自然也就成了暑假游学的必选项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夏令营组织的博物馆游学活动还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学生实际获得有限。
“找到啦!”领头的男生一声吆喝,四五个小伙伴一拥而上,在“秦桧跪像”旁边奋笔疾书了起来——这是记者日前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里看到的一幕,原来孩子们手中拿的是夏令营布置的“任务学习单”,学习单图文并茂,比如在“秦桧跪像”旁边就详细注明了该展品所在的展厅位置,要求学生根据展品注释补足文段缺失内容。在寻找下一展品的路上,记者随机询问几名学生刚刚的填空内容,有的孩子连“桧”字读音都没说对。
还有“聪明”的孩子直接搞起了“分工合作”,由每个人承担“游学手册”中提到的不同展厅,最后交换答案。在展厅的一个角落,记者就看到来自另一夏令营的营员们正在进行着“分享”。
“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张鹏对这样的游学任务也有所耳闻,“我还看到过有的游学手册中让孩子直接填空‘三山五园’具体各指的是什么,这是上网搜一下就能知道答案的问题,孩子们还有什么必要跑到圆明园呢?”在张鹏看来,到博物馆游学,知识学习应该永远排在第二位 ,学会思考、培养在博物馆终身学习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张鹏曾连续多年从事博物馆志愿讲解,他认为,一个好的博物馆课程和产品设计,首先应该是一个“翻译者”,把展品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语言翻译出来;其次还是一个“分享者”,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价值展示出来,并能让孩子参与互动进行个人表达;最后还应该是一个“传递者”,为孩子传递出价值和情感。张鹏以参观青铜展为例,在课程设计时除了让孩子知道青铜是怎么铸造的,也要教会孩子在看完某个博物馆的青铜之后,去别的博物馆同样能够欣赏;此外,还应该让孩子们领略到为什么那个时代就有这么美好的东西,传递出展品代表的传统文化。“一个好的博物馆课程和产品应该满足这几大原则。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让博物馆成为留存在孩子骨子里拿不走的东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