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假期的意义,
学会换位思考
假期是孩子们进行短暂休息、放松和调整的阶段。如果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诉求,而仍把目光定位在学习上,就会让假期、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所以要劳逸结合,让孩子感到放松!
对于孩子们而言,可以在假期里做很多事,比如和同学相邀去野外游玩,相约去电影院看电影,和家人去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而假期作业则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之一,相信当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面对假期作业时,学习的效率自然会不一样。
2
共同制定假期计划,
让孩子成为主动执行计划人
很多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有的孩子制定假期计划也是融入了家长的意志。这对孩子执行计划是不利的,因为孩子缺乏执行的主动性。所以,建议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假期计划制定。
3
假期要融入
娱乐、休闲、学习等多重元素
如何让孩子在假期里以快乐愉悦的心情面对每一天,这是家长要重点考虑的。这里要求家长首先放松自己的心态,把目光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的思维定势上拿开,从寓教于乐的角度去面对孩子的学习。
比如利用亲子游戏来巧妙激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娱乐后,按家长的引导和提示转入完成假期作业和学习之中。比如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做伴随式的户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顺势引导和培养孩子锻炼观察力,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观察事物。回家后,安排孩子写观察日记,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当然这里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亲子沟通技巧。
4
通过帮助孩子做期末试卷分析,
找出问题,利用假期查漏补缺
很多家长在孩子期末考后会特别关注成绩,而忽略对试卷的分析。其实通过分析是可以发现孩子在学习习惯、解题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的。
一般来说,分数在60分以下的成绩,意味着孩子已经有很多学习问题了,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落课、学习兴趣差、不喜欢任课老师、缺乏学习目标等,需要多花一些功夫来补缺;
60-80分的成绩则体现出孩子的学习不细心、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不灵活等;
80-100分的成绩则纯粹体现在孩子的粗心大意、过度自信、对成绩无所谓等学习习惯养成不够的问题。
当家长真正分析出了原因后,从方法、目标和动力上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利用假期来弥补他们的不足,把孩子的问题纳入假期学习计划之列,是会让孩子心悦诚服的。
5
营造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
让孩子安心在家,感受家庭的温馨
有部分家长缺乏亲子沟通的观念和技巧,总是对孩子颐指气使、动辄训斥打骂、无休止的唠叨,让孩子非常反感和不服气。每当家庭内有这样的气氛时,都会让孩子感受到压抑和烦闷,严重的会使大一些的孩子不愿意呆在家里,或者去外面的网吧等处寻找情绪发泄。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在自己面前能说出心理话,尊重自己,必须要体现出家庭成员的平等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用欣赏的目光去审视孩子,通过放大优点去夸奖和鼓励,缩小缺点去宽容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向上的动力。
6
家长要做好榜样,
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
假期里,孩子绝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这时家长要注意到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展示,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影响。
家长还可以适当分解一部分家庭事务给孩子,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庭事务来感受家庭责任感。比如让孩子买菜、安排孩子洗碗收拾厨房、打扫室内卫生、为家庭事务出谋划策等。当孩子真正付诸行动时,家长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参与家庭事务的快乐。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这样安排暑假生活,孩子下学期进步20名!家长必看,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