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让血压瞬间飙升的运动那肯定是辅导孩子作业啦,尤其是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偶尔蹦出来一个“4+4=16”,老母亲的白眼简直要翻死过去。众所周知,小升初对孩子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毕竟初中数学难度突然拔高,计算基础好的孩子就会游刃有余,计算差一点的孩子就吃力的很了,星星老师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们总结了一份计算小技巧,帮助孩子提升计算能力,找到自信!
凑整:利用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将一些数凑成整一、整十或整百再计算。凑整运算技巧无论是在整数计算还是分数、小数计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很有效的降低计算难度。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道题看似很复杂,但是很容易看出每个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么,我们通过凑整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来:
总结:看到接近整一整十整百的数,想到把他们进行凑整运算。
拆分:这里所说的拆分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以巧算为目的的拆分。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常常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数或多个数的和差积的形式,这种方法叫做拆分。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例子:
这题乍一看很吓人,如果一味硬算的话怕是要累死个人呦。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其实还是可以找出一些规律的,比如:
这样一来我们把带分数拆分成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然后分开计算,大大的降低了计算难度,那么后面的计算:
总结:数的拆分很常用,通过拆分化繁为简。
提取公因数:这个方法等同于课内所学的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但是题目中往往不会给出十分明显的公因数,这时我们可以找“疑似”公因数(例如38和3.8或38和19),那么我们只需要对疑似公因数稍作处理就可以了。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很明显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分别是2010和2011,结构也是一样的,所以提取公因数后:
![](/storage/11771/weixin/1911/20/86318f8985e505dd1f32e3d0f58a5203.gif)
这一类的数可以称之为重码数,根据位值原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循环重复的次数与1的个数相等;2、两个1之间所夹的0的个数比循环的位数少1。
上面三个计算小技巧家长们可以介绍给家里的小朋友,小初还会定期为大家带来学习小秘诀,关注公众号还可以获得专属学习资料哦。最后小初留下一道关于今天计算小技巧的练习题,快来试试手啦。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