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育 > 高考资讯

强基计划招啥专业、多少名有希望?中国海大2020招生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16:40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强基计划招啥专业、多少名有希望?中国海大2020招生政策解读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日前,在大学路圆梦网举办的“首届全国重点本科高校2021年高考招生网络直播咨询会”上,中国海洋大学招办老师对学校2021年招生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那么,今年学校招生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呢,一起来看下吧! 强基计划招啥专业、多少名有希望?中国海大2020招生政策解读

一、2021年招生政策

2021年将增加招生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招生计划3850人,今年的招生计划目前尚未最终确定。不过据招办老师介绍,今年预计会有所增加。

招生类型上,学校除了普通招生类型外,还有18个特殊招生类型,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强基计划、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班等。学校今年将实行大类与专业结合的招生模式,此外,今年还将新增4个招生专业。

专业录取志愿优先,不设分数级差

关于学校录取规则,招办老师介绍,在平行志愿批次,学校一般在105%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在分配专业的时候,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对于服从专业调剂且其他条件符合学校要求的考生,进档不退档。

生物科学、药学申请强基计划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及规模将增加

据介绍,学校目前申请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包括生物科学、药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学生入学之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同时实行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4月底或者5月初将公布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届时考生可具体查看报名条件、考核要求等。

关于综合评价招生,学校去年在山东分三个专业类别(数学类、物理类、外语类)招生,招生计划60人。今年学校将继续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并将合理扩大招生专业范围及招生计划。

不限选考科目专业占比40% 必选物理专业占比37%

对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学校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占比为40%,主要包括经、管、文、法、艺、体等专业门类。

限选一门选考科目的专业占比为43%。如化学专业要求必选“化学”科目;海洋、电子信息、工程等类别的专业要求必选“物理”科目,要求必选物理科目的专业约占总专业数的37%。

此外,2-3门选考其一的专业占比为17%,如生命、环境等类别的专业要求“化学、生物、物理”3门科目选考其中一门即可。

对于山东考生,招办老师表示,今年是新高考录取元年,历年分文理模式下的录取分数和位次无法直接作为参考依据。建议考生可在初步叠加往年文理位次的基础上,前后拓展一定位次,进行选择决策。据介绍,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文理科录取最低位次相叠加后约在14000名左右,在满足选考科目的前提下,考生可参考下图填报。

二、历年录取分数情况

2021年,学校计划招生3850人,实际录取考生3869人。从录取分数线差看,27个省市理科录取分数线超过重点线70分以上,其中安徽、甘肃、河北、河南、黑龙江、青海、陕西、新疆、西藏等9个省份的录取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100分以上。文科方面,22个省市文科录取分数线超过重点线50分以上。

为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情况。在此,“掌上高考app”为考生整理了近两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各省的投档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2021-2021年各省投档线


三、就业情况

2021年,学校共有毕业生6536 名,其中本科毕业生3687人,硕士毕业生2450人,博士毕业生399人。截至2021 年12月30日,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62%。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31%,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6.98%,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50%。

中国海洋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本科毕业生总体升学率46.38%

2021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升学率为46.38%,其中境内升学率为35.80%,选择出国(境)深造的占比为10.58%。本科毕业生的境内升学和出国(境)比例均高于毕业研究生。

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从 2021 届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来看,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本科毕业生占比73.99%,硕士毕业生占比58.30%。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高等教育单位和科研设计单位,占比79.09%。

到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与学历成正相关关系,本科毕业生占比12.81%、硕士毕业生占比33.46%、博士毕业生占比90.62%。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海洋特色鲜明,已签约的博士毕业生进入涉海类用人单位就业166 人,占比44.50%,其中,约三分之一进入自然资源部系统,约三分之二进入涉海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2021 届签约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从 2021届签约毕业生的就业行业流向来看,毕业生签约较多的行业是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2021届签约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分布


2021届毕业生薪酬情况

2021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初入职岗位胜任力调查结果显示,2021届毕业生薪酬水平主要在4001-10000元/月,占比达73.64%。

各学院(中心)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分布情况各不相同,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比例最高,为88.89%;其次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83.94%、海洋与大气学院为82.35%、医药学院为79.28%。

2021届毕业生各学院(中心)薪酬水平分布

本文根据中国海洋大学参加大学路圆梦网招生直播内容、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学校官网数据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招啥专业、多少名有希望?中国海大2020招生政策解读,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别误解了,要整顿的是这类培训班

现在的家长压力普遍很大,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类的辅导机构。为此,有家长呼吁:要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再也不能让培训机构误导我们的孩子。但我认为,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治标不治本。教育焦虑的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辅导真的能提高孩子高考成绩吗?

课外报班,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数学不行,是不是得补补啊?”又或是“别的孩子都报辅导班了,咱家一定要报!”别人的孩子上过辅导班吗?辅导班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为什么给孩子报辅导班呢?…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中国父母在子女课外辅导上花了多少钱

课外辅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课外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组织化的校外活动形式。特别是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系统往往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均质化的学习资源,以保障教育公平。本文对课外辅导的讨论,涵盖了两大类课外学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全面禁止课外辅导机构,你支持吗?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是校内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然而也造成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家长们的经济负担。社会上一直有各种呼声,甚至很多人认为应该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小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深度解读:课外辅导1对1,在线课,小班课,大班课,家长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家长由于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经验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两眼一蒙黑,全靠教育机构的咨询师忽悠,殊不知大型机构的咨询师99%以上都是学历非常低的专科生,甚至是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我们为什么选择课外辅导?

教育培训行业,在我的认知里是从2010年1月29日开始的。那时我刚刚进入新东方天津学校。面试、试讲、准备工作。一切都是崭新的。从业经历不必说,之前都讲过。只是从那时起,进入了一个领域,开始一份工作,挣钱不多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小升初没考好,我的人生好像完蛋了

打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是高考考生们梦想成真的瞬间。同样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岛国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群满怀希望的考生走进考场。如今新加坡已经是重要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这个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教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小升初重塑了我的灵魂,还有肉体

不经历一次小升初,我还以为九年义务教育没我啥事。小升初让我明白,家长需要经历的最严峻的义务可能来了,不过这也是合乎因果的——孩子不是你们两口子图一时之快非要生出来的吗,你们不义务谁义务?经历过小升初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小升初数学17条法则,做题一定会用到!

有很多家长们反应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对一些数学法则总是张冠李戴很是让人头疼,总是感觉是因为太调皮,所以瞎改着玩。今天,课外辅导老师特意整理了小学数学27法则,供家长们参阅。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小升初最重要的能力,现在开始准备一点也不晚!

今日寄语"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毕淑敏前段时间看过一段话写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