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伊始,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就开始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高校与祖国同频共振,紧随国家防控战略部署,通过线上教学、疫情防控进课堂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坚定师生信心,共同抗击疫情。面对临近的2021年高招,各大高校招办将做了哪些工作来应对?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以下为对话实录:
1 您认为,今年的疫情对本次高招宏观方面有什么影响,学校具体应对措施是什么?
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以往线下诸如进中学、与考生(家长)面对面等活动均无法开展。为让考生更好的了解我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2021年招生政策等,我校也将及时调整了宣传思路,积极拓展更高效的线上宣传方式,建设了分省分地区的微信群、QQ群,广泛邀请对我校感兴趣的高中考生或家长加入,通过群内推介和实时答疑,结合线上云视频、线上访谈间、线上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并举,后续也会借助诸如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腾讯教育等大型教育门户网站制作适合学校宣传的专栏。
2 在疫情期间,如何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不出门就能了解学校?
疫情期间,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不出门就能了解到西北大学,我校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相关工作,通过“西北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通过专题制作,全面系统地介绍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及各院系详情。同时,发布我校所有专业的视频介绍,形象、直观地展示给考生和家长。开启QQ群咨询通道,一省一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咨询答疑活动。陕西是高校重镇,由陕西的七所“双一流”大学联合组建相关地区的微信群及QQ群,每周排班在固定时间为群内的家长解读各自学校的招生政策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实时的线上互动。
疫情期间,各位考生、家长也可登陆西北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zsb.nwu.edu.cn/),查看我校招生相关政策等;关注西北大学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xibeidaxue-zhaosheng),输入“省份”,可查看当年各专业录取分数及近三年在该省录取情况,同时也可了解院系、专业等相关信息。
3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提高在家备考效率,保持良好心态?
考生如何提高在家备考的效率呢,我们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调整好心态。 疫情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打乱了之前学习节奏,可能无法静心复习,同时也缺少了老师们系统的指导。但此时我们如果能快速调整好心态,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我们就已成功了一半。疫情期间大家的复习节奏或多或少可能都会有所打乱,这时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二、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其实相信很多学生在心中早以埋下自己理想大学的种子。俗话说,“目标决定未来,有目标才会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前行的动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和各高校的往年录分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设定一个或多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大学,时刻勉励自己。
三、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有计划才能更好的进行复习,在家复习很多同学容易产生懒散的习惯,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实施。比如可以做一个课程表,制定每天需完成的学习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可减少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段的复习中。
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是最重要的。
4 考生备考阶段,家长们应该如何调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考生助手呢?
疫情期间,学校开学延期,老师们忙于各种网上“不停教”的活动,家长们当然是最合适的考生助手了,想要考核“合格”,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严格督促孩子管理好时间。孩子在家,缺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老师的督促,容易产生惰性,所以,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督促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家期间,家长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课程要求和安排,灵活应对,配合孩子管理好时间,把握孩子学习习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第二,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管理孩子的习惯。进入高中,随着孩子学习课程的不断深入,很多家长们均不是很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育机构、网课等均是无所适从。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教育机构课程均有效,况且资源过多,家长和孩子也难以抉择,学校的网课也在不间断地开展,长时间在电脑、手机上做题和学习,对孩子的视力损伤也较大,所以也建议家长尽量控制孩子网上学习时间。鼓励孩子紧抓课本和老师网课要点,养成看书、做题、思考、归纳总结的高效好习惯。
第三,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特殊学习时期,家长除了需要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还要保障孩子的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同时,淡化高考气氛,尽量不给孩子施压,不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管理好心情,做好高考前的最后冲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