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
走进中小学生教室,“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恋,不仅对视力不好,还消耗精力,扰乱课堂秩序。智能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
如何破解?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建议,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多宗罪”
“孩子一直闹着要手机,我正在犹豫要不要买。”海口市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
让吴女士担忧的是,由于智能手机可以上网,如今网站良莠不齐,部分网站存在涉黄、暴力等不良信息。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辨别能力,易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影响。
“玩智能手机占用大量学习时间,而且分散学习精力,导致学习任务完不成或者完成质量不佳。”经过大量调研之后,赵志忠得出结论。
赵志忠认为,智能手机进校园与网吧进校园无异,导致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等,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心不在焉,学习效果极差。
“‘手机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弥漫……”海口很多中小学生家长表示无奈,不同智能手机价格差异巨大,孩子互相攀比智能手机的好坏,追求物质享受,严重影响树立正确价值观。
此外,因智能手机可以查阅作业答案,许多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再动脑筋,甚至在考试时都使用手机作弊,这些现象对班风、校风、学风、考风都产生不利影响。
“和别人说话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玩一会游戏呢!”海口某中学初一男生符新(化名)坦言,自从去年生日时爸爸送给自己一部智能手机,无论是下课或在家时,他都是独自端着一个手机自娱自乐,与同学、父母的交流减少。
赵志忠说,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压缩了中小学生相互交流空间,造成这些学生自我封闭,甚至对社交产生抗拒心理。因网络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有些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财两失,已有不少相关案例。
更有甚者,由于长期使用手机,学生的眼睛视力都有较大影响,而长时间低头凝视电子屏幕,对颈椎也有极大危害,还会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低头族呈现低龄化趋势,极其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智能手机校园管理面临尴尬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的手机管理,俨然已经变成激烈攻防大战,学生、学校、家长等各方斗智斗勇。
“明令禁止,突击检查,没收,屏蔽周边信号,甚至集中销毁等……”记者梳理新闻报道发现,校方所用的方法无非如此。
对此,一些家长不支持,觉得学校没权利剥夺学生用手机的权利;孩子手机遭销毁后,有的家长还找老师索赔;有的老师不敢管,为避免争议有时“睁只眼闭只眼”。
海口多位受访中学教师坦言,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易引发冲突。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发生纠纷如何解决,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
“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并且出台相关法律规定。”赵志忠说。
在法国,明令禁止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除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2021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
随后,山东等省市也先后出台规定,严禁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然而,海南省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导致中、小学校园内学生玩智能手机的现象十分严重。
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玩手机
“海南省基础教育本来就十分薄弱,如果不尽快立法,基础教育还会发生滑坡,与内地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赵志忠说。
目前,很多省份已开始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海南相关部门也要应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少年使用智能手机,更不允许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
赵志忠还认为,海南省教育厅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禁止16岁以下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明确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属于违规行为,授权学校有权要求家长配合并进行适当处分。
针对校方,赵志忠认为,学校要把好执行关,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发现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可授权老师没收并进行统一管理,视情况对携带者进行处分。学校建立智能手机统一管理制度,上交的智能手机要登名造册,妥善保管。
对家长来说,更不得为16岁以下少年购买智能手机,还要配合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在家玩智能手机。
赵志忠说,立法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之后,可以使用替代品进行通话联系,比如鼓励学生使用手表电话等与家长联系。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