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广州协同中医专科学校排名 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中医学校排名前十名
中国中医大学排名前十的有: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
1、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更名私立余稿北平协和医学院。1951年1月,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
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9个学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2022年2月14日,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是重点高等院校,学校建于1960年,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 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脑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京港大学联盟、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截至2023年4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26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
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好雀。
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友毁早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9个;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参照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的政校共建医院5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9所。
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中医学,该校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广东二本院校(广东二本院校推荐)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广东二本院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东二本院校推荐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2022年广东最好的二本大学排名
1、广州商学院
广州商学院,创建于1997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核心区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经、管、文、法、工、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97年9月的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康大学院,是华南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转设为独立学院,更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广东省第一所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更名广州商学院。
2、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谢可滔先生于1989年创建。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倡始成员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截止到2017年9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个,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谈弯野、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在校生18000人。
3、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培正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管理学、经济学为主,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交融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创办于1993年,原名民办培正商学院。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高校并更为现名;2009年3月获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是广东省第一家获得该证的民办高校。
4、广州工商学院
广州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招收留学生资格。前身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5年,2014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
广州工商学院分广州花都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地处广东“三大经济圈”之一的“广佛肇”经济圈内,基础含喊设施齐全,办学资源丰富。校园总面积1358.07亩,校舍面积501662.8平方米。
5、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
广东金融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州商学院
广东有哪些二本大学,都有哪些特色呢?
以下是广东省二本大学的排名情况,以及选了几所学校的简介和其优势学科。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尽情谅解。
广东财经大学
现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司法部共同建设,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为教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国家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定点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所属的一所美术与设计系科设置齐全的高等美术学府
广东金融学院
创建于1950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以广东省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
广东海洋大学
是一所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
在2014年以前,广东最好的几个二本大学是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金融学院,都是广东省二本在各自领域最优秀的大学,办学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强,毕业生比较受企业欢迎。这几年来,随着广东省一本扩招和取消二本AB类,深大,广工,广州医大,广大都整体升上了一本招生,所以,现在广东省最热门的二本高校就是广东财经大学,广财其实是不比广工广大这些学校差的,可是由于办学层次原因,一直没有博士点,也升不了一本,广财后面还有广金和广技师,还有东莞理工和广闹基东海洋,还是不错的学校,看自己的专业需求了。
基本现在大学都是综合的,特色的专业,都是学校的重点科目,分数肯定高,根据自己想学的,去选择大学,二本没有啥可以挑剔的,因为毕业出来就是失业,考虑考虑毕业后读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吧
广东有二本院校41所,各具特色优势专业。从就业质量来说,广东警官学院优秀毕业生,在广东二本院校中,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大学,比普通一本甚至双一流的很多专业毕业生更有优势。广东警官学院公安类专业生,通过公安联考入警率超过90%。其它非公安专业,因为有警校履历,绝大多数也能考公或从事法律工作。警察职业无论从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还是公众认同度来说,都是很高的职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虽然是二本,但工科特别强悍,学以致用的热门专业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兽医学、土木工程、教育、控制工程、农业技术等专业,都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人才能力强悍,已经为地培养优秀人才14万余人。佛科毕业生不但就业质量好,而且获得了社会犹其是用人单位广泛的认同。如果抛开广东警官学院特殊背景,佛科可以称之为广东第一二本院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国家级专业:工艺美术,有广东省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电气工程、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工业设计、建筑电气与智能仙、物联网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最具现实价值的热门专业,经济学也出类拔萃。不仅仅就业优势明显,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所学专长,实现自身价值,成就感增强幸福感自然更强。广东二本大学众多,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
广东的二本大学一点都不少,录取分数也不算高,就是大家一定要区分好这些大学的类型,还有看好招生计划。以黑龙江省为例,2020年以本科第二批A段招生的,列入招生计划的公办二本院校有:
1、广东医科大学
2、广东金融学院
3、广东财经大学
4、广东药科大学
5、广东海洋大学
6、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7、韩山师范学院
还有2020年没有招生计划,但是以往有招生的公办二本院校有:
1、广州大学
2、东莞理工学院
3、五邑大学
4、岭南师范学院
5、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6、广东航海学院
另外,2020年二本、三本合并为二本后,以往的三本招生的独立学院或民办院校,也采取了二本招生的方式。如独立学院有:
1、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5、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6、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7、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8、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9、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10、广东外语外贸学院南国商学院
1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民办院校有:
1、广东培正学院
2、广州工商学院
3、广东理工学院
这些独立学院或民办院校2020年也都采用了本科二批招生。但是学费要比公办的二本院校高出很多,最少的每年要25000元最多的每年达到80000元。所以,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是公办、民办还是独立学院,更要看清每年学费是多少,要结合自身自家经济条件审慎报考。
目前来说,一本大学和二本大学的概念已经很难准确界定了。因为,全国大都在进行高考招生的综合改革,大部分地区合并了本科批次,在高考招生录取的过程中,只设置本科批次和高职大专批次。有的地区在高考招生录取的过程中,设置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及高职大专的录取批次,把二批本科和三批本科进行合并。所以,一本和二本的概念在未来肯定被模糊掉了,从本质上来说,就目前的情况,要准确的区分和界定一所大学是二本大学还是一本大学,是很难从实质上进行区分和界定的。我们只能从一般的情况给你进行回答,仅供参考。
广东省目前的二批本科院校有: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韶关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嘉应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
五邑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外国语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广州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
肇庆学院
惠州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白云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批已经在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更名的二批本科大学。广东的二批本科大学都是应用型大学,它的特色专业本身众所周知,就不必一一赘述了。
众所周知,广东特色二本在本行业的就业,特别是在广东本地的就业拥有比省外一般一本院校更强的竞争力。
以下为广东特色二本院校,老敖强烈推荐!
一:广东财经大学顾名思义就是财经类的强项院校,说是二本招生,其实在广东已经全部专业实现一本分数线覆盖。其强势专业有市场营销、会计等经管类专业。拥有广佛两个校区,在珠三角地区招聘市场很有竞争力。薪酬排名全国115名,在二本院校排名前列,一般毕业1-3年便已达到7000+的平均薪酬!
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石油为特色的理工科院校,是华南地区首家石油类高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依靠油城茂名的地理位置。现在的油汽储运、化工类专业已经是其妥妥的王牌。想要进入国企,或者考研985/211院校的朋友可以选择其王牌专业,因为背景深厚,实力强悍,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以二本身份去到985/211的石油或者化工理科类专业就读深造,前景十分可观。
三:湛江师范学院,是粤西毫无疑问的师范类高校龙头。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才压在二本招生,但由于出色的教学,培育了大量活跃在广东各个地区的初高中优秀教师,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名气。校友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一般广东人将其默认为除华南师范大学之外的广东师范类大学第二,其部分专业已实现一本分数招生。每年的考研成功人数居二本前列,学习气氛浓厚,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师范院校的不在少数,有深造念头的朋友一流之选,即使考不上湛江师范师范生在非珠地区仍然具有强大竞争力!
有疑问欢迎下方评论留言,老敖必知无不言。
广州二本院校排名
广州二本院校排名是:
1、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
2、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简称“华农”,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
3、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简称广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4、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简称“广工”,位于广州市,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
5、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位于广州市,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
广州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
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等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理工学院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由肇庆市科培教育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特色,文、经、管、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
广州工商学院
广州工商学院主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单位、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中国高校校地合作联盟成员高校。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科技学院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是国家海洋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广东二本公办学校有哪些大学
广东二本公办学校有哪些大学
广东省的二本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五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嘉应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岭南师范学院。
广东省历来是我国的高考大省,考生的竞争非常大。就拿2021年广东省高考来说吧,报名人数是78.3万人,其中报名夏季高考的为63.6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有60.8万人,然而一本上线率只有16%左右。
很大一部分的考生只能选择二本院校和专科院校,成绩相对比较好又不想复读的考生只能选择二本院校继续自己的学业。
广东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广东二本大学是有哪些学校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五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警官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等。
韩山师范学院
师范类大学,创办于1903年,1993年升为本科,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
特色专业: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等
广东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2006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经济、管理、文学、理学、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
惠州学院
惠州学院是广东省属公办综合性本科大学、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省第二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院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476.1亩,建筑面积37.64万平方米。
广东财经大学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2021年获批新增为“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广州体育学院学校拥有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6大学科门类。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传播学、运动医学等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体育硕士等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舞蹈表演、新闻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称“广东二师”,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为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广东省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 广东省“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首批国贺昌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拥有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373人,其中正高职称384人, 副高职称 458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391人,专科生690人(不含境外生),硕士研究生3767人,博士研究生966人。二级学院16个, 本科专业 27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 学科门类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临床医学 、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2个 二级学科 及中医、中药、护理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始终名列前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禅陵扒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工作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领衔的“脾虚 重症肌无力汪备 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 疟疾 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 青蒿素 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 针灸 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7大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2个。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含与政府共建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所。直属附院病床数 8000多张、年门诊总量超1200万人次、年出院总量超18万人次。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连续4年位居“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5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现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第三附属医院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非典”时期,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危受命,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主张中医药早介入,临床效果突出,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 专家的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近3年,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转移工作,转让科技成果合同经费达2000多万元。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学校一直与 东南亚 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宋健平教授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学校加强对外医疗科研合作,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开展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第二附属医院与 瑞典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开展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研究,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约合作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筹办深圳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开展合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秉持岭南人特有的开放和务实精神,大力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学校现有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26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全日制在校生18520人,其中本科生13769人,专科生857人,硕士研究生3274人,博士研究生620人。
学校拥有薯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拥有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 29584科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一所省属高校。根据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二、中药学全国排名第三(并列)、中西医结合全国排名第四。汤森路透2016年7月15日数据显示,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表明学校在关键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六十年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唤手携’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均为“优秀”。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突出,通过率始终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
在总结七年制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继续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规模长期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在2015年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引证报告》中,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总被引用频次居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首位。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以开展岭南医学研究为己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的科研成果。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领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 3B710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学校作和伏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特聘教授、“杏林学者”、“青年英才”、教师出国访学、“薪火计划”等五项人才提升计划,迎来了人才辈出、名家荟萃的生动局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4人,其中正高职称369人,副高职称467人。拥有一批以国医大师邓铁涛、禤国维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有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珠江学者8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广东省名中医84名等一大批知名专家以及在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学校现有五所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00万人次,相当于1/10广东省常住人口,年出院总量达18万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首屈一指。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了以50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专病技术群,辐射和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
第二附属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是全国年服务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医院,连续三年位居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12年4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誉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也是全国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的三所中医院之一,其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享誉全国。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构筑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目前,学校拥有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为服务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由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学校与省内外15个市县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全省指导建立了16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在帮助农民脱贫奔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塑造了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由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自建成以来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一批大型图书,成为“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重点推荐的书目。此外,学校还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
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境外学生达2300多人,就读本、硕、博各个层次,规模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历年来,学校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万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海外中医药社团的负责人很多都是本校校友,如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局长薛长利、美国中医公会会长黄宪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多年来,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更是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至今,青蒿素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29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2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宋健平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第一附属医院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合作协议。第二附属医院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签署了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合作协议,与美国麻省总医院签署了在珠海横琴建设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的合作协议。2015年底,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签约合办深圳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此外,学校还主动承担了外交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目,与东盟国家就传统医药高等教育展开合作。
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学校将以建校六十周年为新的起点,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以及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发展中医药学术、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广州协同中医专科学校排名 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