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山西农业大学人事处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运城学院
详细位置地图
编辑本段办学理念
学院现占地面积1347亩,设15个系,3个公共教学部,7个科研机构,50个本、专科专业,其中2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教
校园风光(15张)、文、理、工、农、管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各类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万余人,成人函授和夜大学学员千余人;有各类实验室5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7000余万元,其中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基础实验室等被评为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在省财政厅的绩效考评中,综合评价为优;应用数学学科被评为省重点扶持学科,河东文化研究中心被评为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院级重点扶持学科,正在朝着省重点扶持学科努力;图书馆藏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16余万册,中文学术期刊1400余种,是山西省高校自动化宽前建设甲级图书馆。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934名,其中专任教师50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8人、副教授114人、硕士以上学历27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立校之基,走科研强校之路;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崇尚真理,涵养大气;立足运城,面向山西,放眼全国,突出应用,服务基层,努力造就爱岗敬业、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编辑本段学院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第一步,加快以评促建,在2008年前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第二步,在2015年前后,争取申请到硕士学位授予点;第三步,2020—2025年,实现建成山西科技大学的战略目标。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教学
校园活动剪影(17张)管理,强化质量监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围绕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双新基地”建设,依托河东文化地域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特点,注重科研的应用性和技术转化能力开发,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河东樱猜文化研究中心、西游记脊巧型文化研究中心、俗语研究中心、非公有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西游记文化研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升本以来,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250余部(本),辞书40余套,发表国家一级论文380余篇,二级论文2000余篇。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省教学成果奖10项;发明专利2项;国家及省级教学科研项目共计114项。学院重视国内外校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陕西师大、西安电子科大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乌克兰、日本等国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运城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从把运城这个人口大市建成人才资源大市、
冬日校园
教育强市的战略规划出发,适时提出了“以运城学院为基础建设运城大学”的宏伟目标,并立足于运城学院事业长远发展,共同提出了建设运城学院盐湖校区的设想和规划。2006年5月23日,山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对运城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同意我院在盐湖新区规划3000亩新校园。在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盐湖校区建设项目相继被列为运城市和山西省重点建设工程,该工程共三期,分期完工。 盐湖校区位于运城市盐湖新区复旦大道以北、舜帝陵景区以东,占地面积3000亩,地势平坦,风景宜人,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均由承担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新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上海华谏规划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承担,设计总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9.6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工程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一期工程完工后,将实现现有校区整体搬迁。 建校以来,一代代学人艰苦奋斗,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前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多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编辑本段所授荣誉
曾荣获“全国模范师专”、“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先进单位”、“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全省‘三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完成重点工作目标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统战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AAA级信用度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运城学院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院师生员工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本科院校,为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编辑本段合作交流
学院重视国内外校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陕西师大、西安电子科大、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乌克兰等国家有较强实力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关系,现正积极筹备与印度等国家的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以期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山西省委、省政府和运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运城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以运城学院为基础尽快建设运城大学”的目标。为积极响应运城市委、市政府建设“教育强市”、“人才强市”的战略决策,学院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加快迎评促建,在2008年前后,学生总数控制在1万人左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第二步,在2015年前后,学生总数控制在2万人左右,争取申请到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授予点;第三步, 2020-2025年,学生总数控制在3万人左右,实现建成运城大学的战略目标。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78年5月,运城师范专科学校筹建并招生。 1983年7月,运城教育学院成立。 1985年3月,河东大学开始筹建。 1989年12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运城师范专科学校与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筹)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6月,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启动“强校升本”工程;2000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教育部申报以运城高专为基础,建立运城学院。 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考察。王昕副省长会见专家组成员。 2002年1月9日,全国大学设置评议委员会在广西桂林举行会议,投票通过以运城高专为基础建立运城学院。 2002年2月22日,国家教育部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运城学院建立。 2002年4月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准独立设置运城学院。 2002年6月,“运城学院”印章正式启用。 2003年3月10日,运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宣布成立。
运城学院一景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师 帅 师 帅,男,汉族, 1964年11月7日生,山西河津人,中共党员,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党委书记。 1982年10月至1985年7月在太原师专化学系读书;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至1991年10月任太原师专人事处干事、副处长;1991年10月至1995年10月任太原师专学生处副处长、处长;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任太原师专党委委员、副校长;2000年10月至2004年9月任太原师范学院副院长;2004年9月至今任运城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院长 姚纪欢 姚纪欢,男,汉族, 1961年8月生,山西省临猗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980年毕业于运城师范学校,1980年至1982年在康杰中学任教,1982年至1986年在山西大学物理系就读,1986年至1994年在运城高专任教,1994年至2000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先后任运城高专教务处副处长、网络信息中心主任,2001年8月任运城高专副校长兼网络信息中心主任,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副院长,2006年9月任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党委副书记 赵小狮 赵小狮,男,汉族, 1954年12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 1970年至1973年在闻喜县礼元镇椿木角小学任教,1973年至1975年在运城师范学校就读,1975年至1977年在运城地区教育干部学校办公室工作,1977年至1979年在山西省教育学院哲学班学习;1979年至1983年在运城地区教育干部学校任教,1983年至1984年在运城地区教育学院任教,1984年至1989年在运城地区教育学院任院办主任、院党委委员,1990年至1994年任运城高专党办主任,1992年至1994年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专业学习,1994年任运城高专党委副书记,2001年9月起兼任运城高专副校长,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 党委委员、纪检委书记 李德龙 李德龙,男,汉族,1955年11月生,山西省五寨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党委委员,纪检委书记。 197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至1980年到华东师大中文系进修,1984年4月在山西师范大学教务处任教学科副科长,1985年9月任科长,1988年7月任山西师范大学文科教学科研处副处长,1990年任教务处副处长,1996年6月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98年2月任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中文系书记至8月底),1998年11月当选为校党委委员,2001年1月任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党委委员、纪检委书记。 党委委员、副院长 安建平 安建平,男,汉族, 1960年8月生,山西永济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1982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牧医系;1982年至1985年在榆次市农牧局工作;1985年5月至2003年2月在山西财经大学工作,期间,1985年5月至1986年10月在教务处工作,1986年至1991年任系团总支书记,1991年至1993年4月任系副主任,1993年至2001年任学生处处长,2001年5月至2003年任人事处处长。1993年至1996年在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学习(结业),2000年至2002年在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毕业。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梁晋才 梁晋才,男,汉族, 1958年6月生,山西省临猗县人,中共党员,现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1975年至1976年在临猗楚侯乡郭村任民办教师,1976年至1978年在51059部队做标图员工作,1978年至1979年在临猗李汉供销社办公室工作,1979年至1982年在运城师专中文系就读,1982年至1989年在运城师专工作,历任党委办公室干事、秘书、副主任科员、艺术系党支部书记,1990年至2001年在运城高专工作,历任党委宣传部长、总务处长、党办主任、党委委员、计财处长(主持党办、组织部工作),1992年至1995年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专业学习,2001年8月任运城高专党委副书记,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王卓民 王卓民,男,汉族, 1956年8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1983年山西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2年底调回运城高等专科学校马列教研室任教。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攻读哲学原理硕士主要课程,1997至1998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做国内访问学者,1995年担任马列教研室主任,1998年担任教务处处长。1991年评聘讲师,1996年评聘副教授,2000年评聘教授。2003年3月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 张凤琴 张凤琴,女,汉族, 1963年11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北大学硕士生导师,特聘教授,现任运城学院副院长。 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山西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数学学会理事, 运城数学学会理事长、省重点扶持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2004年9月任运城学院副院长。编辑本段运城学院与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运城站传递过程中,运城学院积极配合,传递圣火。编辑本段运城学院的办学成绩
2007年,运城学院学子出征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竞赛,摘得全国一等奖桂冠编辑本段大学生社团组织
运城学院现有大小50多个社团组织,包括东西俱乐部,法律服务中心等。近年运城学院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 理科生源地: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江西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陕西 青海 宁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西藏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福建 甘肃 港澳台 年份: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 503 509 504 -- 14 本科二批
2008 505 511 507 -- 13 本科二批
2007 538 545 540 -- 13 本科二批
2006 535 552 544 -- 13 本科二批
2006 535 552 544 -- 13 本科二、三批
2005 500 525 517 -- 10 本科二批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词条图册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
本文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优秀的“高校人事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正帆一年来,人事处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坚持树立“绩效意识、增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稳中求进、与时俱进、团结奋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社保计生、制度完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年度工作计划。现根据人事处2017年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将各项工作完成、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思想、班子建设,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根据学校安排,人事处积极组织全处同志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作风建设,整治“四风”问题,围绕“六权治本”,进一步规范人事工作,简化办事流程,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成效。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精神,定期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四个实施办法。对照学校要求,积极面对教职工提出的建议,落实责任到人举滑雹,杜绝违规违纪现象,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开支,“三重一大”等事项都要在全处会议上进行讨论,结合民主生活会,开展了科室专项工作汇报和研讨,各项工作都做到公开透明,加强了工作联系和沟通。
二、抓重点推进,工作实现稳中有进
(一)坚持育引并举,统筹做好人才工作
1、人才引进突出“新”。全年共录用来自36所大学的63名毕业生(其中博士22人,优秀紧缺专业硕士24人,公开招聘硕士17人),涉及专业55个,遍布山西、陕西、安徽、甘肃、广东、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内蒙、山东、青海等11个省份。其中省外27人,占比43%,有56人来自32所国内外一流知名高校(包括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大、重庆大学、西北农林、中国地大、南京农大、香港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占到总录取的89%,使得我校的人才队伍学缘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2、实施“131”人才工程突出“引”,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做好现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运用好“13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坚持学术引领、项目合作、多方扶持、考核激励、完善配套的方针,对拓展我校青年教师学术视野,实现学术高起点,成果高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督促落实“131”人才工程款项,协调组织督促2610万的经费使用,购买了先进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各学院的学术研究设备档次,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一年来,各学院认真组织,一、二层次的院士和知名学者先后36次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科技论文讨论、项目选题等学术交流工作,2014年我们积极申报第二批省“131”人才工程,申请引进院士级人才4人,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等层次知名学者35人,这一工作有力带动了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3、人才招聘突出“早”。2015年人才招聘工作从2014年9月即已着手组织,我们利用网络宣传,参加8大城市现场招聘会和12所知名大学校园招聘,目前硕士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63人,博士10人。
(二)树立了干事创业导向,初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1、按照学校制度建设要求和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工作需要,2014年人事处基本完成了校内编制的核定方案草案,起草了《山西农业大学岗位职责及聘期考核方案(试行)》,基本形成了从二级单位编制数量核定、岗位职责明确、岗位竞聘程序、岗位聘任、聘期考核一条龙的工作体系。
2、严格考让猛勤考核,修订了奖励绩效发放办法,与每一位职工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签订了聘期聘用合同,明确了岗位职责。
3、将工作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开展年度工作述职,并对副高以上人员年度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
(三)职称评审严格把关,明确导向
严把论文基本信息关、查重关、外审关、答辩关、评审关。坚持条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确保公平公正。认真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外审,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性作用,让老师们今后对论文的撰写,著作的发表都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和规范。
全年共评审聘任教授9人、副教授26人、讲师30人、实验师3人、图书助理馆员2人,图书馆员1人,编辑2人。
(四)狠抓重点,构建人事管理体系
按照学校制度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坚持构建科学、灵活的人事管理体系,狠抓重点,先后就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博士后管理配套措施、博士引进扶持政策、学校奖惩考核机制、师德师风建设等几方面修订出台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师延退暂行办法》、《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暂行办法》、《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131”领军人才工程引进人才岗位津贴发放办法》、《山西农业大学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三、抓优质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与时俱进
(一)博士后优化结构,流动站喜添新兵
根据国家博管委的要求,在博士后进站人选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扩大全职进站人员的比例,鼓励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到更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流动站建设取得新的突破。2015年我校新增园艺学一级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学校现有博士一级学科点博士后流动站全覆盖的学科建设目标,为完善学科发展,建立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做好了前期准备。全年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项目24人次,获批面上二等资助3人,连续3年多人获得资助。
(二)选育各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
努力掌握各类人才选拔信息,及时通知到教师本人,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2014年我校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3人,每人奖励特殊津贴2万元;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2人获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7万元资助(其中1人获得省重点类12万资助),派出4人参加教育部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组织了86名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的申报工作,36名新教师参加了教学能力测试和教学理论考试,为48名新教师办理认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在校内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组织152名2012-2014年新入校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参加了“校情师德师能”培训班,聆听了学校党委书记石扬令,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春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虎芳,副校长李宏全的精彩专题演讲,引人入胜,反应强烈。
与学校年终考核工作相结合,起草了《山西农业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考核。
(三)做好工资发放工作
加快推进工资审批进度,全年先后完成了职称、职务变动、薪级普调和补发等工作,集中完成了校内绩效津贴70%,工资30%,取暖费等核发工作,这都是在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范围广的情况下完成的。同时还及时完成了新进人员起薪、工人技术等级考试组织、临时工考核、离休干部护理费等核定发放工作。
(四)及时开展社保计生服务
全年及时完成了各类养老保险、残疾人就业安置、突发急诊、异地安置、参保退保、临时报销工作,全年缴纳各类保险金1361万余元,争取职工培训资金34万元。为退休长期驻外职工解决了定点医疗机构少的难题,及时为职工突发事件提供信息服务。
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2014年我校计划生育率达到100%。根据国家部分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对申请生育二胎的教职工严格审核,并进行了公示,落实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经申报、核实、公示等环节后,对公示的181名独生子女退休父母中第一批次81人发放了一次性奖励。开展了独生子女家庭慰问工作,发放慰问品350份,组织了32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妇科体检。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还不完善。目前还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细化分类和长效的培养机制,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管理还没有制度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博士后待遇还缺乏奖惩激励和住房管理制度。
二是“三晋学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数量还尚缺,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也是空白。学校人才队伍总体数量与同类院校比较,还是影响学校战略转型发展的短板。
三是绩效分配制度激励效果还有待提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还缺乏更细化的考核机制来体现。
四是人事管理手段、数据处理还缺乏“大数据”思维,为学校作出战略判断所提供的高质量信息不够。
五、2018年工作计划
一是培养和引进工作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明年乃至今后的重点是围绕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规划,加大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加大本校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和培养。
二是争取获批农学类学科的教授评审权,提升学校的青年优秀人才层次。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结合“131”引进人才的引领,争取在自有人才队伍中出现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名家,并逐年扩大国外访学人员数量。
三是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改变现有效率不高、数据割裂的现状,加快信息整合,实现科学动态和实时的管理工作模式。
四是开展制度建立完善专题研讨,完善各类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在岗定期教育制度,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扶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制。
;以上就是大学路整理的山西农业大学人事处 高校人事工作总结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大学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