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南昌县塔城乡河西小学,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红色的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环绕着绿色的足球草坪,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影随处可见。操场一旁,篮球架和乒乓球台有序排列,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高大崭新的教学楼内,不时传来琅琅读书声。村民万乐旺把孩子从县城的私立寄宿小学接回了河西小学,他说:“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一家人能幸福团聚,享受孩子们的成长时光了。”
河西小学的变化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用考核的“指挥棒”牵动政府履职“牛鼻子”
2015年,11个县;2020年,42个县;2020年,28个县——这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的成绩单。目前全省已有92个县(市、区)实现均衡发展,通过率达82.1%,与全国整体进度基本持平。
对于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基本省情、相对落后仍然是最大现实的江西而言,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江西省委、省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教育规划纲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建立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机制为突破,充分运用干部考核这个“指挥棒”来抓住地方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牛鼻子”。
江西省扶贫办将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已经成为各县(市、区)脱贫验收的前置条件,如果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脱贫攻坚工作也会被“一票否决”。
教育督导评价工作由过去教育部门单独开展到现在与组织部门联合实施,由只考核县级政府到考核党政领导,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育项目资金分配、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力推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发展上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为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江西省建立了“三督两单”机制,对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全过程指导、全方位问效。
“三督”,即由江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情况大督查;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进行省级督导;对省级督导评估中问题较为突出的县(市、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两单”,即在每次督查、督导后,均分县下发问题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整改任务实施“销号式”管理。
“一揽子”财政投入保障教育均衡
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全省各地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
2020年,江西省政府出台意见,制订省级财政义务教育投入“一揽子计划”,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对提前和如期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市、区)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江西省财政连续两年下拨共计26亿元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加上县(市、区)级财政自身的投入,在教育投入上提供了充裕保障。在资金分配上与督导评估结果挂钩,避免了“鞭打快牛”,实现了“奖优罚劣”。
2014年以来,江西省100个县(市、区)和12个开发区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投入资金763.7亿元,新建学校496所、改扩建学校6107所、新增学位68.5万个、新增校舍面积1102.2万平方米、新增功能室14647个、新增图书2479.8万册、新增电脑15.62万台、新补充教师37580人。
“我们以接受督导评估为契机,推动各地优化‘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的发展环境,落实‘共享发展、民生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努力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说。
打赢底部攻坚战
江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特殊群体重点照顾、特殊困难特别解决。
万安县出台《关于整体搬迁移民子女进城就学的实施方案》,实现随迁子女入学“零障碍”。安义县建立了“青湖奖学金”持续10年资助贫困学生,社会助学蔚然成风。安远县实行孤儿免费集中就读制度,为全县233名孤儿提供每月700元生活补贴。兴国县实施了“红军后代贫困学子关爱工程”,全县800多名红军后代贫困学子实现学习、生活全免费。萍乡市湘东区为全区4199名留守儿童全部建立档案,并建立了60多个“守望之家”,组织开展关爱活动200余场。
在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方面,江西省构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关爱体系:针对家境贫困学生,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17个县(市),每年安排6亿多元,为3000余所学校的84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针对残疾儿童少年,在人口数量超30万的县(市、区),全部建起特殊教育学校。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江西省:用考核的“指挥棒”牵动政府履职“牛鼻子” 打赢底部攻坚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