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县教育改革 河北省涉县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14:15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县教育改革 河北省涉县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县教育改革 河北省涉县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人大代表: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部部署今年工作计划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让人人有机会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如何办好农村学校,解决“城市挤,农村弱”,“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来到了太行深处的河北省涉县。
  
  从县城出发,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颠簸了50多公里,记者终于到达冀豫晋交界处的后池村,这里正在举行后池新愚公希望小学落成启用仪式。
  
  在校门口,70多岁的刘大爷看着欢天喜地、欢声笑语的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对记者说:“10年了,10年没看到这么多孩子一起嬉闹了,好多年没有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了,这个‘死去’的山村‘复活’了!”
  
  2020年,时任涉县县长,现任涉县县委书记的汪涛给教体局局长陈旺生出了一个“必答”题: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对老百姓来说,教育的供给侧就是政府,政府要改什么,怎么改?
  
  后池小学的“复活”,正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布局:一个都不能少
  
  县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把学校办得更好”,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如果人民群众享受不到,即使学校办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距后池村约一公里,还有一个村叫前池村,两村总人口约2400人。2007年前,两个村都有完全小学,其中,前池小学在校生有100多人,后池小学有80多人。由于办学规模小,教师不能专任,教学质量一直不高。为了让这里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义务教育,从2007年开始,涉县逐步将学校四、五、六3个年级撤并到15公里外的前岩小学。
  
  按照涉县教体局布局调整规划,撤并后的前岩小学应该形成一所覆盖10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在校生规模达1000余人的寄宿制小学。涉县投入近千万元改善了这所小学的办学条件,但出人意料的是,合并后到前岩小学上学的学生不到500人。以前池、后池两个村为例,应该有120多名学生到前岩小学读书,但实际却不到应到人数的一半。
  
  更出人意料的是,两个村本来每年一年级和幼儿园可以各招生30多人,自从高年级撤并、低年级“轮流办学”后,两个村的一年级每年甚至只能招五六名学生,幼儿园干脆一名也招不上来了!
  
  孩子们从山村里“消失”了!
  
  孩子们去哪儿了?
  
  在后池新愚公希望小学启用仪式上,来自县城优质小学——新北关小学的校长韩海河看着这所崭新的学校,一块长期以来压在他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撤并,新北关小学平均班额越来越大,从2009年的50多人增到目前的80多人,最高班额达92人。今年,该校准备招生10个班,据初步摸底调查,仅片内学生就有近800人。据此初步估计,今年的一年级班额将达到100人!而去年以来,省、市各级严令控制“大班额”,如何才能控制班额?这让韩海河寝食难安。
  
  韩海河告诉记者,前池、后池两个村在该校上学的学生就有20多人,现在后池新愚公希望小学高标准建成了,县教体局还从县城选派了一名优秀校长,从今年秋季开始恢复五年级,明年恢复六年级。以后,随着更多高标准农村学校的建成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来自农村学生的招生压力就会大大减轻。
  
  放下心中“大石头”的并非韩海河一人,涉县县城内,每所学校都有大量来自农村的学生。
  
  在新北关小学门前,二年级(2)班学生史一航的母亲刘艳花正给远在山西平遥某煤窑打工的丈夫打电话。刘艳花家住后池,史一航和姐姐到了上学年龄后,后池小学高年级撤并,夫妻俩心一横,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县城读书。
  
  刘艳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两个孩子的开销,加上租房和日常生活开支,每年需要3万元。“我每天负责接送孩子,靠丈夫一个人在县城打工根本无法供两个孩子念书。于是,丈夫便到山西下煤窑去了。”刘艳花说,“要是当时后池学校像现在一样好,高年级也不撤并,我就不会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来县城租房上学了。”如今,女儿已上了初中,刘艳花给丈夫打电话,就是商量要不要带儿子回后池村念书。
  
  老教师刘榜年介绍,学校撤并后,路途较远,接送不便,多数家长索性让孩子从幼儿园或一年级就离开本村到县城或外地上学。以2012年为例,后池教学点有学前儿童29名,而一年级学生仅有12名。
  
  “就在这几天,已有外流到河南、山东以及邻县和县城的5名学生转回来了,还有部分学生正在与学校联系往回转。”刘榜年告诉记者。
  
  韩海河仔细参观了这所新学校:占地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投资370多万元,实验室里装有12个高标准实验台,各种实验器材一应俱全;微机室里,32台崭新的电脑整齐排列;德育展室展示了当地底蕴深厚的“新愚公精神”;图书室摆满了整齐的图书;餐厅、宿舍、厨房、水冲厕所……韩海河不由感叹:办学条件比县城的小学还好!
  
  就在后池村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庆祝他们能在家门口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时,在涉县西北端,一个刚满14岁的小姑娘却黯然流下了眼泪。她就是家住涉县偏城镇窑门口村的孙映霞。
  
  这是一个约有百十户人家的山村,村头便是孙映霞的家。3间低矮的正房,凌乱地摆放着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家什和看不出颜色的衣服。
  
  孙映霞原在沟口的青塔小学上学,该校招生范围包括圪腊铺、窑门口等9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的4000余人口。每到周末,爸爸身体好时,就亲自来接她。爸爸身体不好时,她就搭同村别的家长的摩托车回家。三年级那年,青塔小学高年级撤并到15公里外的偏城镇。虽然当时只有9岁,但孙映霞至今难忘那段经历。
  
  青塔小学高年级撤并后,第一个周末,爸爸身体不好没有来接孙映霞,同村其他同学大都去了县城或外地,没有顺路车可搭。9岁的孙映霞一个人在宿舍里吓得灯都不敢开,用被子蒙着头哭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搭上仅有的一趟回家的班车。回到家后,孙映霞就再也没有到学校去,她辍学了。同村的牛金梅和石广新也有同样的经历。
  
  如今的孙映霞总爱静静地坐在没有院墙的家门口,望着大山流泪发呆。
  
  “你还想上学吗?”记者问孙映霞。
  
  孙映霞没有回答,低下头,将脸深深地埋进自己的臂弯里,眼泪从两臂的夹缝中滴下来。
  
  同行的县教体局工作人员卢老师告诉孙映霞一个好消息:县教体局已经决定恢复青塔小学为完全小学,目前已拨出40万元资金对青塔小学进行提升改造,还选派被评为“涉县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张陶到这里任校长,调派刚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新聘教师赵巧慧等到这里任教。
  
  “你才14岁,还不算晚,一定要去念书!”卢老师说。
  
  孙映霞重重地点了点头。
  
  涉县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到2014年,小学由2005年的191所撤并为72所,初中由2005年的42所撤并为11所。
  
  陈旺生说,学校撤并,只是把劣质资源砍掉了,资源总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好比人的10个手指,如果一个手指出了问题,不太灵活了,就把它砍掉,虽然留下的都是“健康的”手指,但手的整体功能却受损了,所以,我们要把它治好而不是砍掉。事实也证明,资源重组让教育覆盖范围出现空白,教育功能受损。教育不能“为了优质而优质,为了均衡而均衡”,这样的“优质”“均衡”没有意义。
  
  汪涛说了一句令记者深思的话:县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把学校办得更好”,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这是紧密关联却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人民群众享受不到,即使学校办得再好,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那“优质”还有什么意义?
  
  投入:强基固本
  
  我们就是要对农村学校、对基层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2015年,涉县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强基固本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实施意见》,决定逐步恢复、增加教学班级、教学点、学校。
  
  这一转变,虽然显得“不合时宜”,却得到了广泛赞同。
  
  县委、县政府对“强基固本”给予了巨大支持。汪涛说,我们就是要对农村学校、对基层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县长邢晟说,农村学校是教育之“根”,必须守护好、滋养好。
  
  2020年7月,涉县遭遇巨大洪灾,汪涛去的第一个受灾点就是受灾严重的下坪学校。从当年7月20日学校被冲毁,到9月1日开学,40多天里他5次来到这所学校。全县68所受灾学校,每所学校他都转了个遍。
  
  入冬,第一场西北风刮过,汪涛惦记着农村恢复重建的学校还没有暖气,立即将陈旺生叫到办公室,告诉他,灾后恢复重建学校的冬季取暖工作是大事,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呈县人大批准,决定划拨1100多万元专款。
  
  2020年,刚刚上任县长不久的邢晟就下到基层学校调研教育工作,并多次与汪涛研究农村教育发展这个大课题。他们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县委、县政府决定筹资800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当年10月,在财政非常吃紧的情况下,县政府又投资3000余万元,对全县230所学校的燃煤取暖进行了改造升级,至此,涉县从县城学校到农村教学点均彻底告别了燃煤取暖的历史。
  
  11月,再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科技创新教育园区建设。
  
  3年来,涉县累计招专教师650余名,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
  
  这一项项政策、一件件举措,充分显示了涉县县委、县政府发展提升农村学校的坚强决心。
  
  2020年11月16日,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陈旺生来到了涉县最西边、与山西交界的辽城乡贾庄村小学,这所本已列入“撤并计划”的小学被保留下来后,他来过多次,每一次都看到了新变化。
  
  驻足教室明亮的窗户前,全班十几名学生在全神贯注地看着电子白板上的彩色动画字,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这让陈旺生想起两年多前的一段往事。
  
  当时,涉县教体局提出“强基固本”,办好偏远微小学校之后,这所学校被保留下来,还从城里增派来教师,但当时这里网络不通,仅有的一台电脑也尘封已久,这不但让用惯了投影、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城里来的教师“武功全废”,也让提出要与城里优质学校资源共享、远程研课的校长周喜魁一筹莫展。就是在这扇窗前,周喜魁对陈旺生说:“条件落后捆住了我们农村学校的手脚。”
  
  经过调研,陈旺生把周喜魁等 人的困惑反映给了县委、县政府,这才有了上文所提到的县政府一次性投资8000余万元,全面建成“三通两平台”的故事,使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一下子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里。
  
  目前,像这样的教学点在涉县还有100多个。陈旺生告诉记者,下一步,涉县还要开创远程共享课堂、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均衡:“全”在“用心”
  
  使每个岗位上的每名教职工都用“心”思考,在自己的岗位上怎么才能干得更好。
  
  涉县五中原是一所乡镇薄弱初中,在“强基固本”工程中,县里投资100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扩建,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成为“标准化学校”。但“硬件”的提升并没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同步提升,在招生季统筹学校教育资源时,陈旺生陷入了纠结:把它归入优质学校,它的办学水平确实不高;把它归入薄弱学校,它的楼房、设备比其他学校都新都好,实在说不过去!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县教育改革 河北省涉县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