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

北京:小学生减负后 如何向课堂要效率?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15:50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北京:小学生减负后 如何向课堂要效率?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北京:小学生减负后 如何向课堂要效率?

山东减负势在必行 回归素质教育本质

教育热点频出 减负该怎么减?

  钢丝制成的九连环,用蛮力无法拧开,用巧劲儿却能轻松拆解;名为“千变万化”的条状塑料教具,长短不一、颜色各异,在孩子们手中被拼接成帆船、风车、地毯和红领巾……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一堂数学游戏展示课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创新的课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兴趣课、拓展课,它们分布于一至六年级的数学课时中,是朝阳区实验小学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小学数学知识点不少、课时安排也有限,朝阳区实验小学是从哪儿“挤”出时间给学生们开设游戏课的?这还要从该校推行的“58节关键课”数学课程改革说起。
  
  “58节关键课”讲什么?
  
  横5排、纵5列,25个独立座位,六年级(3)班的教室里学生并不多。可是半节课过去了,坐在最后一排中间位置上的女生还没有“抢”到发言机会。
  
  课堂上的“竞争”很激烈。数学教师朱兆岩的一个问题刚刚抛出,班里25只右手齐刷刷举起,朱兆岩点了靠窗边座位上的一名女生,“你来”的话音刚落,女生已经蹿上讲台,陈述起自己的见解。
  
  这是朝阳区实验小学“58节关键课”中的一节——用数形结合思想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不同于传统学习方法对公式的机械性记忆,六年级(3)班的学生在纸上绘制出图形,将完全平方公式转化为求解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的面积,并通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拼接推导出公式。
  
  这种学习方法正体现着“58节关键课”的突出特点——注重基本概念的迁移。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及公式属于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用它们来推导完全平方公式这一新概念,就是实现了“迁移”。有旧的知识点做铺垫,再运用熟悉的数形结合方法,即便是完全平方公式这个通常在初中二年级才会涉及的知识点,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也不难理解。
  
  从前任校长、数学特级教师马芯兰梳理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开始,朝阳区实验小学的数学课程改革探索已走过了近10年。10年探索中,该校归纳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重要节点,最终提取出58节关键课程,分布于六个年级的日常教学中,每个年级大约有10节。
  
  “3个24连加,这是小学二年级就学过的竖式加法问题。从算理上看,个位有3个4相加是12,把‘1’送给十位,‘2’留下;十位有3个2连加再加1,写‘7’。延伸到24乘3,算理上一模一样,个位有3个4,十位有3个2,不一样的地方只是写法。二者迁移,就实现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知识点的贯通。”该校校长陈立华说,“58节关键课”通过抓基本概念的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例如“整数加减法”这部分,一至六年级教材要求109课时,该校仅用了3课时;“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这部分,教材要求21课时,抓住知识间的联系进行迁移,该校只讲了1课时。
  
  大量课时省下,学生干什么呢?陈立华补充说,除了“关键课”的配套练习外,学校还设置了数学游戏、数学文化、学术思维三大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8节关键课”怎样设计教学?

  
  涉及的知识点都很重要,课时却大大缩减,这样的“关键课”,学生们能否顺利消化?在朝阳区实验小学教学主任倪芳看来,数学学习中的“迁移”很关键。学生掌握了迁移的方法,对知识点的消化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倪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是将知识难点分散,并加入更广泛、丰富的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理应更愉快,但据倪芳观察,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理解并不透彻,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知识间的联系,包括对前期知识的回顾和对后期知识的拓展。”倪芳说,“孩子的脑子里没有形成主线,都是一些散点。”
  
  陈立华对这一现象的阐述更为生动。她认为,学习知识就像拎起一串葡萄,如果没有葡萄梗,那么知识只是一粒粒散落的葡萄粒。知识结构就像葡萄梗,其根本作用是把葡萄粒穿成一串,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多学生学习困难,就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认知结构。
  
  而在“58节关键课”的教学中,教师会特别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网络,让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上课时如果弄通了的话,就不需要下课后用大量的题、很多的补习班去补。”陈立华认为,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弄懂、弄通是减负的关键所在,“相反,孩子在最初接触知识的时候没有特别清晰,后面大量去补,效果也不会是最好的。”
  
  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不仅能让学生从重复性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还能带给他们自信和快乐。
  
  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说,新的公式、知识点总是陌生、难以接受的。“尤其到了小学中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知识越综合,需要的知识点、知识基础就越多。如果这些知识点学生都不认识,他们自然是恐慌、排斥的,学习也自然会困难。”陈立华说。
  
  而“58节关键课”每涉及一个新知识点,都会将它与旧知识进行迁移、联系,这就像认识新朋友时老朋友在场,让学生从心理上觉得更自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什么?要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简简单单某张卷子的一个分数。”陈立华强调,“这种能力会源源不断地带给孩子们力量。”
  
  此外,在“58节关键课”教学中,教师会特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10余年的朱兆岩对比分析了进行课程改革前后课堂氛围的不同,他说,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堂比较沉闷,现在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能够站上讲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
  
  “低年级打开了思维,锻炼了学习方法,高年级的学习就会更加自主,会有很多不同的思路。”朱兆岩望着黑板上孩子们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各种图形说,“到了高年级,课堂就是给孩子一个展示的空间。”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量少,迁移、联系的能力表现得不明显。到了高年级知识结构建立起来,他们的表现真让人欣喜。”倪芳说,每次听课,看到高年级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一下子就能联想到过去学过的相关内容,自己都会有种下的种子开了花、葡萄终于连成了串儿的幸福感。
  
  “58节关键课”需要怎样的教师?
  
  “教的能力上不去,学的负担就下不来。”分析“减负”的实现路径,陈立华直指教师教学能力。
  
  事实上,以往教学中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正是教师教学仅注重知识点而忽视知识之间迁移、联系的结果。对于部分教师特别是入行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上好“58节关键课”并非易事。
  
  为解决这一问题,朝阳实验小学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了不同类型的学习、提高平台。对于参加工作5年以内的新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每上一节课前,都要先去“师傅”的课堂观摩相同的课时内容。而对于教龄5至10年、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则安排专家进行指导。
  
  倪芳介绍,朝阳区实验小学幸福校区每周五举行的专题研修,都会吸引其他分校的教师参加。随着学校集团化办学的逐步推进,“58节关键课”也推广到了其他几所分校,并带动了各分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所新建校,朝阳区实验小学润泽分校在2012年迎来了幸福校区的原班人马。以数学骨干教师为主的管理团队带来了“58节关键课”,迅速将润泽分校打造成了朝阳北部地区的品牌校。朝阳实验小学罗马嘉园分校被合并之初,是朝阳区的薄弱校,教师中没有市区级骨干,幸福校区以数学为突破口进行改革,罗马嘉园分校不到一年就进入了朝阳区小学前列。
  
  据了解,除数学课程改革外,朝阳区实验小学还以“58节关键课”的实践探索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构建了以“幸福教育”为理念的课程体系。学校语文学科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阅读”与“表达”两个层次开设了27门选修课程,包括影视配音、课本剧等;英语学科已形成高年级分层教学、低年级中外合作教学、中年级“电子书包”教学实验模式;除语、数、英学科之外,学生可从一年级开始自主选择其他课程及任课教师,幸福校区等3校区5学科6个年级累计可选修的科目近400门。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北京:小学生减负后 如何向课堂要效率?,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甘肃肃宁:气象知识走进小学生“自然科学”讲堂

甘肃肃宁:气象知识走进小学生“自然科学”讲堂

近日,肃宁县科协、共青团肃宁县委、县气象局紧扣“太阳、地球和天气”这一主题走进肃宁县第五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分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内,气象台工作人员通过播放

小学生作业需要创新 但也应量力而行

小学生作业需要创新 但也应量力而行

要求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树叶,并写12页调查报告;写出家族四代内的人名;钻木取火……近期,各种新奇的作业层出不穷,引发热议。可以看出,这些作业已不再局限于简单重复课本知识。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角度,这些

小学生走进县公安消防大队 开展消防探秘活动

小学生走进县公安消防大队 开展消防探秘活动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仪陇县小学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提升师生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进校园二小海宝校区举行“开学消防第一课”9月20日下午,浮梁县第一小学的护校队员、瓷都晚报小记者和四年级全体师生,怀着兴奋而又期待

我国未成年人触网呈低龄化 小学生群体有自己手机的占比达到64.2%

我国未成年人触网呈低龄化 小学生群体有自己手机的占比达到64.2%

10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不断降低,小学生群体有自己手机的占比达到64.2%,他们热衷在网络平台上完成作业,并借助微信及QQ聊天读新闻。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10日,中

减少课业负担的小学生们 上海16所小学试点在“玩玩做做”中学习

减少课业负担的小学生们 上海16所小学试点在“玩玩做做”中学习

减少了课业负担的小学生们,如今过得怎么样?2013年以来,上海在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和“等第制”),在语、数、英等学科强调不追赶进度、不增加难度,因材施教,关注学习兴趣、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暑假小学生刷抖音、看视频、打王者荣耀近视越来越低龄化教育部:我国近视患者已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昨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暑假小学生刷抖音、看视频、打王者荣耀 近视越来越低龄化

暑假小学生刷抖音、看视频、打王者荣耀 近视越来越低龄化

大学路圆梦网小编推荐:中国学生近视高发近视比例上升50%以上暑假每天刷抖音,眼睛不堪重负,前两天到学校报到,四年级学生小新(化名)突然发现看不清黑板了。29日,妈妈带他到医院查视力,被诊断为真性近视,需要

小学生反问:不用手机,我怎么学习?

小学生反问:不用手机,我怎么学习?

曾经埋头苦读了十几年,最终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的李梦突然发现,自己竟有点看不懂今天的“学习”了。老师布置作业,用手机;同学间讨论交流,用手机;查阅资料,用手机;甚至遇到不会做的难题,第一反应还是找手机

中国小学生登上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舞台 上演“塑料时装秀”

中国小学生登上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舞台 上演“塑料时装秀”

日前,黄埔区新港小学的孩子们穿着废旧塑料制成的服装,登上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舞台,上演“塑料时装秀”。别开生面的表演和蕴含其中的环保理念,让奥斯陆市长都成了他们的“粉丝”。新港小学男足和女足队共计20

小学生不写作业被爸爸批评后 划花路边的车

小学生不写作业被爸爸批评后 划花路边的车

8月9日,杭州一小学生只顾看电视不愿意做暑假作业,被老爹批评了一顿,爸爸要求儿子去楼下清醒清醒。小朋友下楼后越想越郁闷,捡起一根树枝把停放在小区路边的车挨个儿划了一道!亲爹也报了警。目前涉及到8辆车被划

其他人推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