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1月13日的通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决定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
虽然“国家安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国家安全研究具有深厚的积淀。根据美国学者沃尔弗斯的经典定义,安全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的含义,即“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在传统的安全研究中,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国家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冷战期间,世界性核战争的阴云密布,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安全被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威慑理论、均势理论等传统安全的研究成为国家安全学的学理基础。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传统政治军事安全的重要性下降。而在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国际移民、环境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显现,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大大拓展。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昭显大规模传染病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从上述学科脉络的发展可以发现,随着安全概念的扩展,“国家安全”越来越成为一门横跨文理的交叉学科,需要具有宽广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国家安全研究,不仅需要国际关系、公共管理等社会科学学者,还需要自然科学、工程学等理工科人才,甚至还涉及密码学、情报学、保密学等专业技术领域。在跨学科的基础上设置新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打通既有学科的壁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任何学科的建立都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国家安全学本身就脱胎于既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二战之后威尔逊的“集体安全”理论,到欧洲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理论、安全复合体理论,再到现在时兴的话语安全分析,西方学界孜孜不倦的研究推动了国家安全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
在中国,同样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例如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提出的“可持续安全论”、浙江大学余潇枫和中山大学魏志江等学者提出的“共享安全”理论等。这些都是“国家安全学”建立独立一级学科的深厚土壤。
国家安全是国家头等大事,中国向来重视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建设。在2021年,中央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同样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在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要维护好国家安全,就必须增添更加专业的国家安全学人才。此次新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正是顺应新的安全形势,满足培养国家安全专业专才的需要。汲取丰富的既有研究成果,“国家安全学”将推动人才培养,夯实人才基础,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