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高考尖子生传授十大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30日 22:10
高考是一个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面对高考,考生总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时候开始报名?高考体检对报考专业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填报志愿?怎么填报志愿?等等,为了帮助考生解惑,大学路整理了高考尖子生传授十大学习方法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1、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率;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2、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 3、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 5、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6、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和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进行动员,考试时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气氛。 7、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8、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9、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所说的十大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只是希望抛砖引玉,让高中的同学们借鉴更多更好的学习经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考尖子生传授十大学习方法

以上就是大学路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尖子生传授十大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95%的人继续看了

尖子生分享的最为有效的六大初中学习方法

尖子生分享的最为有效的六大初中学习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1、制定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

高一高二必读:这几步迈过去,你就是尖子生!

高一高二必读:这几步迈过去,你就是尖子生!

进入高中后,知识量的增加和学习内容的复杂,真正只凭高三一年的拼搏就能冲入重点大学的同学少之又少。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在高中生群体中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落后生”“中等生”“优等生”和“尖子生”的分

小学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上初中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小学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上初中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是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其实对于孩子

尖子生不会告诉你的学习习惯

尖子生不会告诉你的学习习惯

时间管理习惯学会舍弃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要看的书是永远也看不完的,要做的题也是永远做不完的。成绩好的孩子,一定是懂得如何取舍的人。很多孩子在

学会了这些秘诀,我们都是尖子生、是学习的佼佼者

学会了这些秘诀,我们都是尖子生、是学习的佼佼者

尖子生是如何学的?你是不是也想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这确实需要秘诀。首先,他们善于抓住课本的精髓。即对所学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自建一套知识体系,还能把纷繁复杂的知识还原到学科基本原理。其次,他们通过针对

尖子生不会告诉你,他们晚上都是这样学习的!

尖子生不会告诉你,他们晚上都是这样学习的!

同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呢?可能你会说,有的学生聪明,有的学生不聪明呗。但是,这并不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因素在于学习效率。 学习过程一般分三步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家长经验谈:小学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上初中后的对比

家长经验谈:小学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上初中后的对比

有句话叫三岁看老,也有句话叫:小学不努力,初中徒伤悲。小学成绩不同的孩子进入初中后会有什么不同呢?当然这个对比不能体现个别现象,只能体现一般性情况。大家切勿死抠文字字眼,重要的是观点。 小学成绩优异

是在名校排倒数 还是去合适的学校当尖子生

是在名校排倒数 还是去合适的学校当尖子生

不久前一名网友在知乎上发了一篇帖子:《在清华当学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没想到收到各名校学生的“血泪回复”,痛述名校竞争如何激烈,自己日夜奋斗但还是沦为学渣。 同一时间,南京某媒体记者在一个有近400人

傻做题不如巧听课 10位尖子生不传听课秘笈

傻做题不如巧听课 10位尖子生不传听课秘笈

  傻做题不如巧听课,下面是10位尖子生不传听课秘笈,家长们可陪同孩子一起学习一下。  尽量调动所有五官感觉。  听:80%听老师讲课的重点,20%听老师对此概念或该问题的解释。听有听的学问,不要漏听和错听

小升初参考:差生和尖子生之间只差这么一点

小升初参考:差生和尖子生之间只差这么一点

  同样是读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了令人羡慕的尖子生?功课遥遥领先,能力高人一等,是他们智商更高吗?其实,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尖子生,这其中的秘诀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件很强

其他人推荐看